我们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说血管中的血液变成了“粥”,以至流动不畅。而是说动脉的血管壁发生了硬化,生成了硬化斑块。如果把这些斑块剖开,就会发现其中充满了淡黄色小颗粒样的物质,看起来如同“米粥”一样,所以被称为粥样硬化。
组成粥样硬化斑块的小颗粒,主要成分就是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血液中的正常成分,但是在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尿酸、肥胖、年龄衰老等因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后,胆固醇就会通过损伤处进入到血管内皮中,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这也就是说,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最终都会导致胆固醇进入血管内皮中形成硬化斑块。
很多人认为胆固醇高了,就是吃得太“油”了,吃素就好了。但实际上,很多人即使全素食,胆固醇仍然会高。这是因为人体中的胆固醇有20%来源于食物,有80%来源于自身合成。大多数人的胆固醇升高,是自身代谢紊乱造成的,仅靠饮食调节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水平,这就需要药物来帮忙了。
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LDL胆固醇。其他潜在的有益作用包括增强内皮一氧化氮的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动脉壁脂质沉积的减少以及斑块的消退。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4组患者的预防性治疗,包括以下任何一种:
(1)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2)LDL胆固醇≥190 mg / dL(≥4.92 mmol / L)
(3)40至75岁,患有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70至189 mg / dL(1.81至4.90 mmol / L)
(4)年龄40至75岁,LDL胆固醇为70至189 mg / dL,估计10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7.5%。
大多数人胆固醇的异常是因为血脂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目前对自身代谢紊乱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只是通过不断的服药控制胆固醇水平。所以大多数的血脂异常者,都需要持续不断的服药才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发生疾病的风险。
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试验中,观察结果显示,部分逆转作用需要连续服用他汀类药物2~4年才会产生,而且试验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越久的人,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越好。所以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即使血脂水平正常,医生也会建议长期服用他汀,以稳定斑块,避免破溃的发生。
所以对于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只要没有相关的禁忌或是发生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都需要保持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