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前往常青藤大药房

为什么痛风总是在夜间发作?

发布时间: 2019-11-23 16:38

2019
11/23
16:38

分享
夜晚是人们忙碌一天后养精蓄锐的时候,然而晚上也是痛风经常发作的时候,疼痛也经常折磨着人无法入睡,非常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痛风总是晚上发作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其实主要是因为以下这四个原因。


 
1、 夜间体内尿酸浓度高
 
痛风的发生是由于体内尿酸浓度过高所致。超过自身溶解度后,尿酸盐晶体便会沉积在关节中,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引起急性关节疼痛。人体夜间呼吸、出汗、失水较多,但如果不能及时补充,会使人体处于缺水状态,血液浓度会升高,尿酸浓度也会升高,容易引起痛风。因此在睡觉前可以先喝一杯水,或把一杯水放在床头,保持房间湿润。冬天,当温度高,房间干燥时,你可以在卧室里放一盆水或在床边准备一个加湿器。
 
2、 夜间温度低
 
夜间室内外温度都比白天低,睡觉时体温也会下降,代谢变得缓慢,尿酸盐饱和度降低,血尿酸更容易在关节处沉积,诱发痛风。所以大家在睡觉时要注意保暖,冬季可以开空调或者暖气,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对于脚部肿痛的痛风患者,睡觉时可以穿上袜子保暖足部,但要注意袜子不要太紧。
 
3、 夜间激素分泌量少
 
尿酸晶体引起关节发炎,也可能会引起痛风,人体分泌的皮质类固醇能抑制炎症。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午夜0—2时分泌最低,3—5时开始升高,早上6—8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可以看出,在午夜,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减少,这也会给痛风提供发作的机会。
 
4、 夜间身体缺氧
 
痛风患者大多为三高肥胖患者,因此这些患者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进入睡眠后会打鼾,然而打鼾会使人体缺氧,从而增加核苷的代谢,产生过量的内源性嘌呤,使尿酸升高。大家在入睡前可以选择正确的睡姿、侧卧位或半俯卧位,这样可以保持呼吸畅通无阻,避免打呼噜。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章来自互联网整理,不代表常青藤健康网观点和立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