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一出生,就因母体垂直感染而成为乙肝携带者,到了青春期之后,反复的慢性发作让肝脏遍体鳞伤,进而肝硬化,最终,从中产生癌细胞。
乙肝携带者所导致的慢性发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谱成了无数家庭的悲歌。
直到新生儿全面施打乙肝疫苗政策实施,截断了母体垂直感染,此后,世世代代的人得以逐渐远离乙肝的威胁。
乙肝
乙肝成人感染与幼年感染大不同
截断乙肝病毒母体垂直感染的途径极为重要,一方面这是过去大多数人感染的源头,另一方面是,成年后再感染乙肝病毒,大部分并不会变成乙肝携带者;成人遭感染后,身体经过急性肝炎期,与病毒一场恶战后,大都能战胜病毒。
据统计,20岁以上才感染者,仅有不到5%会成为乙肝携带者,但是从母体就感染的垂直传染者,却有高达95%会成为乙肝携带者。
乙肝病毒破解人体的免疫系统?又为何只有小时候感染才有这个现象呢?
乙肝
小鼠基因转殖研究,模拟人体感染情况
台大临床医学研究所在已故的陈定信教授,以及陈培哲教授所率领的团队持续研究下,逐渐解开这个谜团。研究团队以小鼠作为实验对象,乙肝病毒在自然状况下并不会感染小鼠。
因此必须特别使用基因工程,以基因转植的方式将乙肝病毒的基因植入小鼠的肝细胞,如此小鼠的肝就能产生乙肝病毒的抗原与完整病毒颗粒,相当于受到慢性感染的情况,可以用来作为实验对象。
小鼠在6周以前,算是青少年,12周以后,就算成年。在实验中发现,有一个小鼠品系,代号C3H,若在6周以前植入病毒基因,可以维持很久。
但若是12周以后才植入,很快就会被免疫系统清除消灭,这跟人类的情况雷同,于是研究团队认为可以用这样的小鼠来研究乙肝病毒在人类身上的可能情况。
乙肝
人体建立肠道菌的机制,可能与乙肝慢性化有关
小时候感染乙肝病毒容易慢性化,一个可能性是,这与人体建立和肠道菌共生的过程有关系。
小孩出生的时候,或小鼠出生的时候也相同,肠道内本来是没有细菌的,是出生之后才慢慢建立肠道菌。
人体的设计上,肠道的静脉血流会经过肝门静脉汇集到肝,所以肠内菌的抗原也都会汇集到肝。
因此在肠道菌丛建立的过程中,肝会对新的抗原有比较高的容忍性,以免一天到晚发炎,等到肠道菌建立完成以后,肝就不再容忍新的抗原,一旦发现新的入侵者,就会全力攻击。
那会不会是乙肝病毒利用了这样的机制呢?小鼠的实验发现,本来只有6周以前植入乙肝病毒,小鼠才会容忍它,12周以后植入病毒,会很快遭到清除。
但是,若是给小鼠吃抗生素,使得肠道一直保持接近无菌的状态,这时就算12周以后植入病毒,也会被容忍。
小鼠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支持了乙肝病毒利用了建立肠道菌时期,肝的免疫系统较为容忍,借此躲过追缉而演变为乙肝携带的理论。
乙肝
研究人员目前的下一步的思考是,是不是改变肠道菌相,也能够改善乙肝携带现象?
另一方面也研究是否施以各种不同抗体,可以协助人体重新启动免疫系统,而清除乙肝携带?
例如现在试验的做法是,先施以表面抗体,压低表面抗原,之后施以例如核心抗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