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陈建军研究员、刘翟研究员团队在长江流域越冬候鸟禽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幅员辽阔,被多条候鸟迁徙路线覆盖。每年有大量候鸟在我国越冬、繁殖和过境,候鸟的集中出现增加了禽流感传播和流行的风险。
所以需要开展候鸟禽流感病毒监测,将有助于掌握病毒在候鸟中的流行特征与遗传变异规律,提升我国预警和疫情防控水平。
禽流感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发生在水禽身上的病毒,后因为各种原因传染到家禽甚至人类。
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
禽流感的危害:
禽流感病毒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甚至威胁人类健康。
大多数情况下,禽流感是经过一定的时间,不需要积极的治疗,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多休息,当抵抗力增强了,疾病也可以自行恢复的。
禽流感
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流感抗病毒药物来治疗,对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很有帮助。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每年流感季节接种一次,可以减少60%的风险。
如何避免感染人感染禽流感?
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措施是预防甲型H7N9等多种传染病的前提。
2、勤洗手,尤其是做饭前还是做饭后,以及上了厕所后或者在接触动物及动物粪便之后,以及手脏时都应该认真洗手;如果家里有人生病则应该更频繁地洗手。
3、在医疗机构或者医院内必须保持双手的干净卫生,防止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洗手应该要清洗20秒以上可去除病原体。酒精消毒也可以杀死病原体。
4、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掩盖口鼻。
5、在任何可能存在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环境中,一定要保持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以防止被病毒污染的手通过接触而造成口、鼻、结膜感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