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H5N1)首次出现在1997的全球公共卫生威胁时,它在中国香港引起了重大的人类爆发。
H5N1是水禽特有的病毒,在家禽中具有很强的毒力,能够感染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
禽流感
尽管H5N1还不能有效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其基因组的变形特性可能会将其转化为下一次人类流感大流行的源头。
2006年春天,候鸟将病毒从亚洲传播到欧洲和非洲。
为应对新的流感大流行,需要加强全球流感监测,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从源头控制疫情。
禽流感已成为21世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几十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各种禽流感病毒株,但亚洲H5N1亚型的范围、杀伤力和易变性使其成为下一次人类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来源,这一事件可能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H5N1病毒不再局限于东南亚和中国的水禽和家禽,似乎正在扩大其宿主和地理范围。截至2006年6月底,已有228人感染H5N1病毒,其中大多数人与受感染的禽类有密切接触;
其中130人死亡。另外2种哺乳动物,如猫和猪也受到感染。水禽的迁徙帮助病毒扩散到了欧洲和非洲,不久之后它就会出现在北美。为应对这一新威胁做准备已取代根除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
禽流感
禽流感A病毒在健康水禽(主要是鸭子)的粪便中脱落,水禽反过来感染鸡和其他接触的家禽。鸡和其他鸟类的死亡率在高致病性菌株的作用下可能是毁灭性的。
在亚洲,家禽、鸭子、猪和人类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中,传播和跨越物种屏障的条件通常是理想的。
H5N1在1997首先出现在中国香港的人类威胁中。禽流感爆发感染了18人,其中6人死亡;然而,在中国香港迅速淘汰所有家禽后,这种疾病似乎消失了。
在2003,在香港报道了另外的病例,随后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中国的2004个H5N1甚至更致病的“Z株”连续爆发。
随着禽流感病毒在整个亚洲的野生鸟类种群中根深蒂固,它在偶然感染的人类中50%的死亡率确保了“禽流感”在新闻头条上的固定位置。
2006年,H5N1病毒沿着迁徙路径传播到土耳其,在那里引发了人类疫情,并传播到俄罗斯;病毒随后传播到欧洲和几个非洲国家。
2006年,亚洲H5N1感染的人类疫情有所下降,但这一趋势随时可能改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