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我们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性的结果和产物。长期以来,受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限制,人类对自身了解有限,在性的认知上,存在着把性归结为纯粹的“传宗接代”、“性肮脏”、“性耻辱”等错误的观念,这些无知和谬误的认识困扰着人类自身,甚至引发了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人间悲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性不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和人类得以繁衍种族的基础,它至少有三重属性,即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
1.性的生物性
从本质上说,性是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性现象。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女两性第一、第二性征的差异,即生殖器官的不同、性激素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两性体态、声音的差异等一系列性现象。这些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遗传学、内分泌学、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差异。
2.性的心理性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差别基础上的心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心理特征,以及成年后男女在气质、情感、性格、智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两性在智力的倾向性、情绪的表征性,以及兴趣的指向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3.性的社会性
我们常说的性别角色,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性别差异引发的角色差异。它是社会按照人们性别的差异而赋予人们的社会行为模式。“男耕女织”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这种泾渭分明的性别角色界限日渐模糊,出现了两性角色“双性化”的趋势,即人们趋向于期望现代社会男女两性都能拥有传统两性角色所有的优良特质,如男性的刚强、女性的温柔等。
注:文章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