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原因
诊断
鉴别
合成树脂与塑料(synthetic resins and plastics)所致的皮肤病是指从事合成树脂、塑料生产过程中接触合成原料、单体、辅助原料所致者。临床表现为急性皮炎和慢性皮炎,在1周左右皮炎消退。...
原因
诊断
鉴别
1.工业应用 锌主要是从多金属的硫化矿提炼出来,主要用于合金制造。其化合物氯化锌(ZnCl2)用于钢化纸生产、木材防腐、电池等;硫酸锌(ZnS04·7H2O)用于电镀、鞣革、棉织和医药工业;铬酸锌(ZnCrO4)用于颜料、油漆制造;氧化锌(ZnO)用于油漆的颜料和橡胶、塑料的填充剂及制药等。2.理化特性 锌是一种灰白色金属。不溶于水,溶于强酸或碱液中,工业上对人体皮肤影响比较突出的是接触锌盐溶液所引起的刺激反应,以及接触氧化锌...
原因
诊断
鉴别
炎症后弹力纤维松解伴皮肤松弛(postinflammatory elastolysis and cutis laxa)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皮肤病。...
原因
诊断
鉴别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综合征,其特点为临床上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及系统性硬化症等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其中一种疾病的诊断,且在血清中有高效价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的一种自身性免疫性疾病。本病由Sharp等于1972年首先报导并命名的一种独立的综合征。属于Ⅱ型重叠胶原病的代表性疾病。关于MCTD是否系一独立疾病尚存在不同见解。...
原因
诊断
鉴别
小汗腺血管错构瘤(eccrine angiomatous hamartoma)罕见。皮损通常为单发性,大部皮损表面多汗。通常出生时即患病或发生于婴幼儿期。...
原因
诊断
鉴别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本病主要在动物中传播,是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已在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和南美洲等地发现。人类感染病例罕见。1960年Dean等在美国纽约发现4例患者在与病鹿接触后发生了此病。本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亦可自愈。迄今未发现系统性感染的病例。...
原因
诊断
鉴别
结节性脂膜炎(nodular panniculitis,NP)又称Weber-Christian病或回归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relapsing nodular nonsuppurative febrile panniculitis),以反复发作的皮下脂肪层炎性结节或斑块,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本病于1882年由Pfeifer首次报道,1952年Weber描述了本病具复发性和非化脓性的特征,1928年Christian又强调...
原因
诊断
鉴别
皮脂腺异位症又称Fordyce病,是一种皮脂腺疾病,该病是由于皮脂腺发育的生理性变型和皮脂腺增生所致。该部位病变特征为无明显隆起皮肤的粟粒大小扁平丘疹状损害,群集分布,损害多无自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少数患者并发感染、过敏等,引起瘙痒、疼痛等表现,进行针对治疗即可。...
相关症状
原因
诊断
鉴别
水痛症是由水诱发的一种皮肤反应,在沐浴后全身有强烈的灼痛感,但无可见的皮肤损害,可持续15~45min,可能是由于接触水后所发生的一种去甲基肾上腺能性疼痛。本病可视为水性瘙痒(aquagenic pruritus)现象的延伸。...
原因
诊断
鉴别
小儿慢性大疱性疾病(chronic bullous disease of childhood)是一种慢性儿童非遗传性大疱性皮肤病,在亚洲和非洲儿童比西方国家常见。本病与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相同,它的临床表现类似幼年型类天疱疮,免疫病理学显示沿基底膜带呈IgA线状沉积,血清中测不到IgG或IgA。应间隔2~3周重复免疫学试验。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氨苯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