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目前国内及国际惯例,大于65岁的人,称为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变化,老年高血压也有自己的特点:
1、常见于收缩压高,也就是高压高,低压正常或偏低。
2、因为血管硬化加上应激调节能力减退,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常合并餐后低血压。
3、并发症多,年龄大了,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比例相对增加。
4、继发性高血压易漏诊。继发性高血压多见于年轻人,所以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容易漏诊。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关于老年人降压有两个标准:
一、65岁~79岁的老年人,血压≥14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时可考虑药物治疗;≥80岁的老年人,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时开始药物治疗。
二、65岁~79岁的老年人,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14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80岁的老年人,血压应降至<15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