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原因
诊断
鉴别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
原因
诊断
鉴别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一种食管胃动力性疾病。下食管扩约肌(LES)松弛期间,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称胃食管反流(GER)胃食管存在生理反流和病理性反流两种。生理性反流是由LES自发性松弛引起,有利于胃内气体排出,食管会出现推动性蠕动将胃液推进到胃里,正常情况下不造成食管部膜损伤。病理性反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食管抗反流功能不全,所造成的一种病理现象。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疾病。常合并食管炎,人群中约10%-2...
原因
诊断
鉴别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最常见,在癌瘤中又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在我国,口腔颌面鳞癌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以牙龈癌、舌癌、颊癌、腭癌及上颌窦癌常见,口腔癌在我国长江以北,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 -5.6%,长江以南为1.75-5.18%。在印度其在全身恶性肿瘤中高达40%以上,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特别是在舌前2/3部位,腺癌比较少见,多位于舌根部;舌根部有时亦可发生淋巴上皮癌及未...
原因
诊断
鉴别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是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等所致。毛细血管受损时,仅在大便检查时发现隐血;较大血管受损时,出现黑便、呕血。一般出血前症状加重,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原因
诊断
鉴别
膀胱结石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它可以分为原发性膀胱结石和继发性膀胱结石。前者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多由于营养不良引起,多发于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膀胱结石现已呈下降趋势;后者则是指来源于上尿路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感染、膀胱异物或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而形成的膀胱结石。在经济发达地区,膀胱结石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且多患前列腺增生症或尿道狭窄;而在贫困地区,则多见于儿童,女性少见。...
原因
诊断
鉴别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由于肺组织受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血供,而且肺组织和肺泡间也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大多数肺栓塞不一定引起肺梗塞。...
原因
诊断
鉴别
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存有一个潜在性腔隙,称之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两层胸膜间的宽度约为10~20μm,内含浆液,约为每公斤体重0.1~0.2ml,通常无色、透明,起润滑胸膜作用,它的渗出和再吸收处于平衡状态。任何因素造成其渗出增加和(或)再吸收减少,即出现胸膜腔内液体积聚,形成胸腔积液。...
原因
诊断
鉴别
肋骨共12对,平分在胸部两侧,前与胸骨、后与胸椎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脚廓。胸部损伤时,无论是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最为常见,约占胸廓骨折的90%。不同的外界暴力作用方式所造成的肋骨骨折病变可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于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血胸或(和)气胸。间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后挤压时,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断端向外移位,刺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枪弹伤或弹片伤所致肋骨骨折常...
原因
诊断
鉴别
腰腿痛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腰痛为多发病,常与腿痛同时存在,在体力劳动者中发生率较高,如搬运工、井下矿工、木工和汽车司机等。在部队,腰腿痛也是指战员最易患的病症之一,工程兵、坦克兵和步兵等兵种发生率尤高;值得注意的是,从事机关工作、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中,腰腿痛也是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