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原因

诊断

鉴别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也是较复杂的视网膜脱离,称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原因

诊断

鉴别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在文献中虽早有报道,但自CT扫描应用以后,才较多地被发现,并引起人们重视。自从CT问世之后,对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概念已较明确,即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始出现脑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本病的临床特点可以概括为中、老年病人,减速性暴力所致中至重型颅脑损伤,伤后3~6天内症状和体征渐次加重,或有局限性癫痫,意识进行性恶化,特别是曾有低血压、脑脊...

原因

诊断

鉴别

嗅沟脑膜瘤与硬脑膜的粘着处位于前颅窝底筛板及其后方,嗅沟脑膜瘤可分为单侧或双侧,单侧较多见,肿瘤也可以一侧为主向对方延伸。...

原因

诊断

鉴别

脉络膜骨瘤(choroidal osteoma)是由成熟骨组织构成的、位于脉络膜一种良性肿瘤。1978年由Gass等正式命名。脉络膜骨瘤是由成熟骨组织构成的位于脉络膜一种良性肿瘤。1978年由Gass等正式命名。肿瘤多位于近视盘附近,呈黄白色或桔红色的扁平隆起,可见色素沉着,肿物边缘不规则,似伪足向四周伸出,可形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伴有出血或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骨瘤多见于20~30岁的健康女性,因肿瘤生长及视力变化缓慢,所以临床就诊年...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疾病

(格子状角膜变性)

原因

诊断

鉴别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lattice corneal dystrophy)为一种双眼对称性角膜基质出现网格状混浊、视力损害较重的遗传性角膜病变。最早由Biber(1890)首次描述。之后Haab(1899)与Dimmer(1899)又相继报告一些具有遗传性的病例。Fuchs(1902)进一步证实有家族遗传倾向。Bucklers(1938)报告了典型的传代家系。1967年Kintworth证实本病是淀粉样变性病(amyloidosis)中只限于...

兰伯特-伊顿综合征

疾病

(肌无力样综合征,兰伯特-伊顿综合症,朗-伊二氏综合征,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

原因

诊断

鉴别

兰伯特-伊顿综合征(Lambert-Eaton syndrome)也称肌无力样综合征,是特殊类型肌无力和累及胆碱能突触的自身免疫病。由Lambert、Eaton和Rooke(1956)首先描述,该病特征是肢体近端肌群无力和易疲劳,患肌短暂用力收缩后肌力反而增强,持续收缩后呈病态疲劳。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性疾病,是由抗P/Q型电压门控制性钙离子通道(P/Q-type VGCC)抗体使突触前膜钙离子通道丧失,使乙酰胆...

混睛帐

疾病

原因

诊断

鉴别

混睛帐是指风轮部位满布翳障,或夹有血丝,混浊不清。...
相关症状

烂眼边

眼白发红

眼眶骨化纤维瘤

疾病

(青年性眼眶骨化纤维瘤)

原因

诊断

鉴别

骨化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 是一种常常累及眶骨的后天性纤维骨瘤,好发于颅面骨,发生于颅骨,多在额骨、筛骨和蝶骨,也见于颞骨;发生于面骨则以上颌骨最多见,眼眶也常常累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是薄片骨刺在纤维组织基质内以骨和骨母细胞围绕,并可见成骨细胞。因它发生在年轻人,故也称为青年性骨化纤维瘤。...

小儿抽动症

疾病

(儿童抽动症,小儿抽动综合征,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小儿习惯性痉挛综合征)

原因

诊断

鉴别

小儿抽动症又名习惯性痉挛综合征(habitual spasm syndrome)、抽动综合征(tic syndrome)、短暂性抽动障碍等,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为1%~7%,有报道达4%~23%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儿童。男性明显占优势,男女之比为3∶1~4∶1。多呈良性经过,也有难治性患者。...

紧张性头痛

疾病

(紧张型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精神肌源性头痛)

原因

诊断

鉴别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是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一般认为其患病率高于偏头痛,约占门诊头痛患者的半数。主要为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
最新词条
别名:小儿非热带口炎性腹泻
乳糜泻又称麸质(gluten)过敏性肠病,过去由于病因不明,也曾称之为特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现已证明本病是由于进食麦类食物,包括小麦、大麦及黑麦,机体对其中所含蛋白质成分麸质产生过敏所致,燕麦是否可引起本病,尚有不同意见,至少为害较轻,这种过敏反应,使小肠上部黏膜发生广泛病变,临床表现脂肪泻等吸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