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黄体生成素是一种激素,它在体内的浓度不是恒定的,它不仅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月经周期中也会发生变化。
促黄体生成素由下丘脑控制下的垂体前叶产生(释放和合成)。反馈促黄体生成素的产生受促性腺激素以及性激素睾酮和雌二醇的浓度影响。
促黄体生成素
月经出血后,在卵泡期(周期的第6天和第13天之间),促卵泡素的脉冲式释放会影响卵泡的成熟和优势卵泡的发育。
促黄体生成素最初以少量分泌,直到排卵前缓慢增加。用于排卵的卵泡分泌雌二醇,这会在周期的中间导致促黄体生成素峰值(所谓的促黄体生成素峰值)——它会在这个水平上保持几个小时。
最大的促黄体生成素激增会导致卵泡破裂,并在10-12小时内释放卵子。在破裂的卵泡处,形成释放黄体酮的黄色小体。反过来,较高浓度的孕酮和雌二醇会抑制促卵泡素的分泌。
激素浓度的这些变化旨在使卵子为受精及其在子宫内膜中的实施做好准备。如果在周期的黄体期没有实现受精,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就会下降。
促黄体生成素
黄体在月经前几天消失。雌激素水平下降,但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略有上升。
体内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取决于月经周期的阶段和年龄。促黄体生成素的最高浓度出现在排卵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排卵开始之前。
周期中的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不断波动。参考范围,通常称为标准,取决于每月周期的阶段,以天为单位。
卵泡期1.1-11.6mlU/ml,排卵期17-77mlU/ml,排卵后0-14.7mlU/ml。
在更年期期间,卵巢功能停止,体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在11.3-39.8mlU/ml的范围内。促黄体生成素在怀孕期间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因为它有助于维持胚胎。
在男性中,促黄体生成素会刺激睾丸中的睾酮合成。男人一生中的促黄体生成素激素水平比较稳定,应该在1.1-7.0mlU/ml之间。
促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过高可能表明卵巢功能衰竭、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垂体疾病。女性体内高水平的促黄体生成素可能预示着更年期的开始。
在男性中,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与睾酮升高相结合可能表明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反过来,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升高和降低都可能发生在睾丸衰竭中。因此,当一个或两个睾丸缺失时,通常在男孩中进行该测试。
在女性和男性中,促黄体生成素水平降低可能表明下丘脑或垂体功能障碍以及垂体肿瘤。
在女性中,这可能表现为继发性卵巢功能衰竭。服用抑制排卵药物(包括某种激素避孕药)的女性也会观察到低促黄体生成素水平。
低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连同降低的睾酮可能表明与垂体或下丘脑损伤有关的继发性睾丸衰竭。
推荐阅读:
中医药,逆转肝纤维化的希望与挑战,保肝护肝的中草药都有哪些?
肾结石痛到怀疑人生?医生指点:4种不开刀的治疗方案,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