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尿白细胞

检查
检测尿中的白细胞有助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早期排查及辅助诊断,用于健康人的体检以及排尿疼痛不适者,尿液异常者。新鲜尿液中白细胞形态完整,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亦可有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在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外形多不规则,结构模糊,易聚集成团的称为脓细胞。...

¥91

醛固酮作用是促进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钠,并促进钾的排出。醛固酮的分泌有类似于皮质醇的昼夜分泌规律,清晨比夜晚低。立位比卧位时增多,其血浆浓度也有相应的变换。...

尿酸碱度

检查

¥0.48-¥2

尿液酸度即尿的PH值,右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正常人在普通膳食的条件下尿液pH为4.6-8.0(平均为6.0)。尿液PH值主要由肾小管泌H+,分泌可滴定酸、铵的形成、重碳酸盐的重吸收等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酸性磷酸盐扩碱性磷酸盐或相对含量,如前者多于后者,尿呈酸性反应,反则呈中性或碱性反应。...

尿隐血

检查

¥5-¥20

尿隐血是指尿中有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而非红细胞;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血红蛋白与珠蛋白结合,分子量大,不能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而无血红蛋白尿。临床上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内溶血,即血管内大量红细胞被破坏,释出游离血红蛋白,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从肾脏排出发生血红蛋白尿,严重时尿呈酱色。其次为尿路中的溶血,即当尿储存在膀胱中时有红细胞,但因尿比重过低或呈碱性受到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而呈尿隐血阳性。肌红蛋白尿是由各种原...

尿比重

检查

¥0.6

尿比重(SG)即尿比密,是指在4摄氏度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因尿中含有3-5%的固体物质,故尿比冗长大于纯水。尿比重高低随尿中水分、盐类及有机物含量而异在病理的情况下还受蛋白、尿糖及细胞成分等影响,如无水代谢失调,尿比重测定可粗略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该项检查适应于患有肾脏疾病者,脱水或水过剩者,以及怀疑有异常物质排泄时。...

¥60-¥100

尿液培养检查的意义在于监测人体泌尿系统(包括肾、膀胱、尿道)是否健康、无菌。如有细菌感染应做出针对此细菌的抗生素敏感实验,以便指导医生准确准量地使用抗生素,及早地杀死细菌,还你一个健康的泌尿系统。...

¥6-¥10

本试验用于粗略判断男性泌尿系血尿的来源,协助鉴别泌尿道出血的部位。方法是让患者在一次连续不断的排尿中,按前、中、后3段,把尿液分别留在三个杯中,然后显微镜检查,根据某个杯子出现的血液来判断出血的部位。...

¥3-¥18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应进行尿蛋白定量试验。尿蛋白定量是指准确测定24h内全部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尿蛋白定量测定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肾脏病变的程度。留尿时要求适量添加防腐剂。...

尿管型

检查

¥10-¥25

管型(casts)为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它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故又称圆柱体。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质物为Tamm-Horsfall糖蛋白。1966年Mcqueen用荧光抗体法进一步证实,血浆中各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都能以颗粒形式凝聚在透明管型的基质上。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

¥15-¥60

SAA是一种急性相蛋白并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现在,临床研究把目光集中在炎性疾病急性反应期间的SAA类型。与已被充分证实的急性相蛋白-CRP比较,SAA被用来检验其在急性炎性疾病的诊断中是否有任何优点仍有待确定。...
最新词条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是对人体内的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用于诊断纤溶活性,确诊血栓类疾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