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苯砜是一种抗生素,自 1940 年代以来一直用于治疗麻风病和皮肤病,如疱疹样皮炎和结节性痤疮。
已知口服氨苯砜会引起血液学反应,包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尤其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和粒细胞缺乏症。局部治疗不太可能出现这些反应。
氨苯砜
但是使用局部氨苯砜和口服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组合的患者溶血风险增加。由于存在溶血反应的可能性,氨苯砜凝胶不应用于正在服用口服氨苯砜或抗疟药的患者。
氨苯砜凝胶疗法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应用部位。最常见的是干燥 (16%)、红斑 (13%) 和油腻/脱皮 (13%)。这些反应很可能是由凝胶载体引起的。
应用氨苯砜凝胶,然后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会导致皮肤和面部毛发出现暂时的局部黄色或橙色变色;这种反应通常会在一到八周内消退。
研究表明氨苯砜凝胶在治疗中重度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痤疮方面具有中等效果。
氨苯砜
有两项研究显示,在 12 周内,安慰剂的临床成功率为 40.5%,而安慰剂组为 32.8%(需要治疗的人数 = 13),根据全球评估的定义,病变百分比在统计学上显着降低。
氨苯砜凝胶在减少炎症性病变(即丘疹、脓疱和结节)方面比非炎症性病变(即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更有效,与 之相比,使用 12 周可减少多达 50%安慰剂的反应百分比。
相比之下,对中重度痤疮患者的大型研究表明,在六到八周的类视黄醇加过氧化苯甲酰治疗后,病变清除率高达 90%。
虽然氨苯砜凝胶初始治疗可能在一到两周内有反应,但这个速度并不比对类视黄醇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的反应快。
氨苯砜凝胶尚未与更成熟的疗法(例如,外用维甲酸单药疗法)或联合外用疗法(例如,过氧化苯甲酰加外用抗生素或维甲酸)进行直接比较。
氨苯砜
应每天两次将豌豆大小的氨苯砜凝胶薄薄地涂抹在受痤疮影响的区域,然后轻轻地彻底揉搓。
虽然红斑和干燥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它们通常是轻微的,很少需要停止治疗。对于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停止氨苯砜凝胶治疗并替代外用药物。
外用氨苯砜凝胶会降低轻度至中度痤疮患者的皮损百分比,尤其是炎症皮损。虽然没有直接比较,氨苯砜凝胶的反应率低于目前可用的更便宜的局部治疗。
它可能对少数对其他治疗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起作用,但不应作为一线治疗。
推荐阅读:
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在5年内降低约25%的生命风险,什么时候吃?
心脏备用“小马达”--心脏起搏器,装上了就能恢复正常心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