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11-¥210

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其为一种肝功能试验。主要反映血清蛋白质的变化,了解肝脏的功能。...

¥3-¥30

红细胞酶在调节红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PK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酶缺乏导致能量供应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性贫血等。...
乙肝核心抗体-IgM(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IgM,抗-HBc-IgM)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体液免疫反应首先产生以IgM为主的免疫球蛋白,随后IgM抗体滴度下降,而IgG效价迅速上升。因此,高滴度抗-HBc-IgM的检出,可以作为早期HBV感染的可靠指标。常用ELISA和IRM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HBc-IgM。...
不随意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 是称不自主运动。指病人不能随意控制的无目的的异常动作。不随意运动检查主要用于判断锥体外系是否病变。...
在37℃时,白陶土可激活因子Ⅺ和Ⅻ。部分凝血活酶即脑磷脂可代替血小板3因子。亦可加速因子Ⅹ的活化。KPTT即在加入足够的白陶土及部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的条件下,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本试验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但缺乏特异性,对本试验延长的病例,应进一步作其他检查,以鉴别凝血障碍的类型。KPTT较正常对照延长10s以上有意义。...

¥6-¥15

着丝粒(centromere)又称着丝点,是染色体中一个狭小区段结构。在细胞分裂前,每一条染色体由基因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它们在着丝粒处结合在一起,在有丝分裂中又借此分别与纺锤体两极的牵引丝相连,将两条染色单体向它们相应的中心粒方向牵拉。着丝粒抗原由3种着丝粒蛋白(Cen P)组成,即Cen P-A(17kD)、Cen P-B(80kD)、Cen P-C(140kD)。Cen P-A是着丝粒特异的核心组蛋白,可能在染色体着丝粒的包装...

¥5-¥20

全血比黏度不仅检测血液本身(主要是红细胞)的变化,亦可了解血管和心脏的变化。  全血比黏度分为高切变和低切变两种黏度。高发变黏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红细胞变形能力低的血液,其高切变黏度便高;低切变黏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能力,红细胞相互聚集的血液,其低切变黏度增高。...

¥10-¥30

人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在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若这一功能发挥过度,会造成血液的凝固性降低。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是检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项初筛试验,可粗略上反映纤溶活性情况,检查有无隐性纤溶活性升高,或作为溶栓治疗的随访。优球蛋白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纤溶酶激活物等成分。正常情况下,血中优球蛋白是稳定的。...

¥3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超氧自由基O2-的天然清除剂,是免除自由基损伤的主要防御酶。随着SOD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大量临床资料证实,SOD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血液胆碱酯酶可使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酸,终止反应后,剩余的乙酰胆碱与碱性羟胺作用生成乙酰羟胺,然后在酸性环境中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棕红色羟肟酸铁络合物。根据其颜色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从而推算出胆碱脂酶活性。...
最新词条
别名:胃液γ-GT
γ-谷氨酰转肽酶是一种肽转移酶,催化γ-谷氨酰基的转移,其天然供体是谷胱甘肽(GSH),受体是L-氨基酸。γ-GT分子量为90kD,它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参与“γ-谷氨酰循环”,与氨基酸通过细胞膜的转运及调节GSH的水平有关。人体各器官中按γ-GT含量多少依次为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血清中的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