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渗透压下降简介:尿渗透压亦称尿渗量,是反映单位容积尿中溶质分子和离子的颗粒数。尿渗透压下降反映远端小管的浓缩功能减退,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间质性病变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症状起因:
(一)发病原因
慢性肾盂肾炎常见于女性,有的病人在儿童时期有过急性尿路感染,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但仍有“无症状菌尿”,到成人时逐渐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有些急性肾盂肾炎治愈后,因经尿道器械检查后而又激发感染。尿流不畅(如后尿道瓣膜、膀胱憩室、尿路结石和神经原性膀胱等),膀胱输尿管反流也是引起反复尿路感染、肾瘢痕形成、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革兰阴性菌的尿路感染,可引起全身和局部反应,在反复感染的病人中抗体增加,这些抗体大多数为IgG和IgA,IgG抗体可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能固定补体,从而造成肾脏损害。
(二)发病机制
如果尿路梗阻、畸形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因素持续存在,抗菌治疗未能彻底控制急性肾盂肾炎期形成的肾盂黏膜下的炎症或小脓疡,可留下小瘢痕,引起肾内梗阻,致使疾病反复发作及慢性迁延。
有人认为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病可能有自身免疫参与。有部分病人在急性肾盂肾炎期尿培养发现致病菌,而在以后的慢性进程中,尿培养却再没有致病菌出现,而疾病仍逐渐进入慢性肾盂肾炎。推测肾感染后,机体产生了抗大肠埃希杆菌的抗体,而肾组织与这些细菌有共同抗原性。致病菌消失后,这种抗体继续与肾组织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肾损害。现已发现有一种肾小管抗原(Tamm-Horsfall蛋白,称THP),与大肠埃希杆菌有共同的抗原性,抗大肠埃希杆菌的抗体可同时抗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HP,这可能与肾间质的慢性炎症发生有关。
近代研究发现,任何慢性肾脏病,一旦出现肾间质的炎症细胞浸润,都有可能通过细胞因子释放致成肾组织损伤,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和发展亦可能与此有关。
L型细菌的存在使肾盂肾炎的治疗更困难,这些细菌首先由Lister发现,故命名L型细菌。其形成是由于在抗菌药治疗中或抗体、补体、溶菌酶的作用下,致病菌的胞膜破裂,仅存原浆质,隐藏在肾髓质的高渗区继续生存,一般的抗菌药不能将它彻底杀灭。待其生存环境好转,L型细菌又恢复原形,继续生长繁殖,使肾盂肾炎复燃,造成病情迁延难治。据调查尿培养阴性的慢性肾盂肾炎中,约20%可找到L型细菌。
- 建议就诊科室
- 肾内科
- 可能疾病
- 1、 小儿加压素分泌过多综合征,可能伴随恶心与呕吐、食欲较差、水中毒等症状,应去内分泌科或儿科就诊。
- 2、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伴随嗜睡、泌尿系统感染、恶心与呕吐等症状,应去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 3、 小儿后尿道瓣膜,可能伴随发绀、呼吸困难、腹水等症状,应去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 4、 小儿尿路梗阻,可能伴随泌尿系统感染、食欲不振、少尿等症状,应去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 相关检查
- 1、常量元素,常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01 %以上的元素,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有机体需要量较多,是构成有机体的必备元素,其检查有利于我们及时补充常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