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串珠肋

串珠肋

串珠肋简介:佝偻病是小儿多见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俗称软骨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逐渐出现骨骼症状。4-6个月的小儿,颅骨生长快,会因钙质沉着少而出现颅骨软化,用手按压时犹如像压在乒乓球上的感觉。8-9个月以后,头可呈方形或马鞍状畸形,骨缝加宽,骨边缘发软,囟门较大,至18个月时仍未闭合。出牙晚且顺序不规律。相继出现“串珠肋”(即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和“鸡镯”,也可伴有肋骨下缘外翻,腕部及踝部骨骼膨大,形如手、脚镯。会走后可出现“X”和“O”形腿。此外,患儿腹部膨大,头发稀疏干枯,动作和智力发育均慢。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佝偻病的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冬季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佝偻病;另一个原因是小儿喂养不当,食物中钙、磷含量较少,或比例不当,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另外,单纯用谷类食物喂养时。因其中含有大量植酸,容易与小肠中钙、磷结合成为不溶解的植酸钙,而影响钙、磷吸收。此外,生长过快、早产、双胞胎也易发生佝偻病;慢性腹泻、肝胆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及代谢;长期应用苯妥英钠、鲁米那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均可引起佝偻病。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串珠肋就诊指南针对串珠肋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串珠肋挂什么科室的号?串珠肋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串珠肋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串珠肋就诊指南旨在方便串珠肋患者就医,解决串珠肋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可能疾病
1、 成骨不全,可能伴随骨脆、蓝巩膜、关节松弛等症状,应去骨科就诊。
2、 佝偻病,可能伴随胸廓畸形、串珠肋、罗圈腿等症状,应去骨科就诊。
3、 新生儿佝偻病,可能伴随囟门闭合晚、串珠肋、结节等症状,应去骨科或儿科就诊。
4、 小儿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可能伴随低血磷、维生素D缺乏、牙疼等症状,应去儿科或血液科就诊。
5、 骨质软化症与佝偻病,可能伴随骨痛、疼痛、关节痛等症状,应去骨科就诊。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