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活动软弱无力简介:双手活动软弱无力是脊髓性肌萎缩的症状之一。该症起病隐匿,好发于中年男性。表现为双手活动软弱无力,手的内在肌萎缩,可有“爪形手”、“猿手”畸形。
症状起因:
(一)发病原因
Ⅰ~Ⅲ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第Ⅳ型为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和X连锁隐性等不同遗传方式。
(二)发病机制
SM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是神经病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近几年来在SMA基因定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995年,不同研究小组分别报道了3个SMA候选基因。法国Lefebvre等在5q13.1区域发现了运动神经元生存(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基因,全长约20kb,含8个外显子,其转录产物约1.7kb,编码294个氨基酸,功能未知。在一条染色体上该基因具有两个拷贝,二者间有5个碱基的差别,在端粒侧称SMNt,着丝粒侧称SMNc。研究表明,SMNt第7、8号外显子在98.6%SMA患者中纯合缺失或截断,另1.4%患者有小缺失或点突变,这强烈支持SMN是SMA重要的决定基因。随后Roy等在5q13区域另克隆到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neuronal apoptosis inhibitory protein,NAIP)基因,有16个外显子,全长70kb,编码1232个氨基酸。45%SMA-Ⅰ型和18%SMAⅡ、Ⅲ型患者存在NAIP基因第5、6号外显子缺失,而2%的正常对照亦缺失5、6号外显子,提示NAIP基因亦与SMA协发病相关。至于成年型SMA,仅部分发现有SMN基因的缺失,提示与儿童型SMA有相似的基因改变,但大部分患者的基因定位尚未确定,发病机制未明。
病理变化主要位于脊髓前角,其运动细胞明显减少,呈退行性变,残留的神经细胞呈固缩、核溶解,脊髓前根轴突变细,轴突外周细胞肿胀。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以面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多见。肌肉病理检查见下述辅助检查部分。
- 建议就诊科室
- 骨科
- 可能疾病
- 1、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可能伴随胸肌萎缩、手内肌萎缩、肌张力减低等症状,应去神经内科或脑外科就诊。
- 2、 低钠血症,可能伴随抽搐、多饮、乏力等症状,应去肾内科或内科就诊。
- 3、 肘管综合征,可能伴随神经疼痛、无力、上肢麻木等症状,应去骨科或针灸科就诊。
- 4、 醛固酮缺乏症,可能伴随食欲不振、白细胞增多、多饮等症状,应去内分泌科就诊。
- 5、 五软,可能伴随牙齿咬合无力、四肢无力、双手活动软弱无力等症状,应去中医科就诊。
- 相关检查
- 1、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时(如感染、炎症、肿瘤、外伤、出血、水肿等),脑脊液中的化学成分都可能发生变化,可通过测定脑脊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观察的依据。
- 2、骨关节及软组织CT,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可了解骨关节及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对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有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