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分泌过量简介:嗜铬细胞瘤可称儿茶酚胺增多症。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发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paraganglia)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中。由于瘤细胞阵发性或持续性分泌多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临床上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出汗、心悸及代谢紊乱症群。如能及早诊疗可以治愈。
症状起因:
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且多为一侧性;肾上腺外的瘤主要位于腹膜外、腹主动脉旁(占10%~15%),少数位于肾门、肝门、膀胱、直肠后等特殊部位。多良性,恶性者占10%。与大部分肿瘤一样,散发型嗜铬细胞瘤的病因仍不清楚。家族型嗜铬细胞瘤则与遗传有关。有报道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A,MEN-2B)中的嗜铬细胞瘤有1号染色体短臂的缺失,也有人发现以上两者均有10号染色体REI原癌基因的种系(germ-line)突变,MEN2A表现为RET10号外显子的突变,此突变可以编码细胞外蛋白质配体结合区域的半胱氨酸残基,从而影响细胞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而MEN-2B则有10号染色体RETB原癌基因突变,该突变影响细胞内蛋白质结合区域的酪氨酸激酶催化部位。酪氨酸激酶与细胞生长和变异的调节有关。从而导致易感人群发病。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中的嗜铬细胞瘤,基因损害存在于3p25~26的VHL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多种多样,3个外显子(1,2,3号外显子)均可发生突变,可表现为无义突变、错义突变、移码突变或缺失突变等,嗜铬细胞瘤与其错义突变有关;当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胞生长失去控制而形成肿瘤。VHL基因生殖细胞系突变决定VHL家族的肿瘤易感素质及发病情况,而VHL基因的体细胞系突变则与所发生的肿瘤的恶性倾向有关。在多发性神经纤维瘤(Ⅰ型和Ⅱ型)中,嗜铬细胞瘤只与Ⅰ型有关,其基本的基因损害为17号染色体的RFl基因的失活性突变。此基因也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其失去表达后,可导致嗜铬细胞瘤及其他肿瘤的发生。
- 建议就诊科室
- 肿瘤科
- 可能疾病
- 1、 嗜铬细胞瘤,可能伴随儿茶酚胺分泌过量、心脏扩大、皮肤苍白等症状,应去肿瘤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 2、 心律失常,可能伴随心悸、心慌、奔马律心音等症状,应去心血管内科或心胸外科就诊。
- 3、 小儿嗜铬细胞瘤,可能伴随消瘦、肚子疼、心悸等症状,应去神经内科或肿瘤科就诊。
- 4、 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可能伴随儿茶酚胺分泌过量、四肢震颤、心动过速等症状,应去肿瘤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 5、 膀胱嗜铬细胞瘤,可能伴随儿茶酚胺分泌过量、畏热、尿素廓清障碍等症状,应去泌尿外科或肿瘤科就诊。
- 相关检查
- 1、酚妥拉明阻滞试验,酚妥拉明阻滞试验用于判断高血压与嗜铬细胞瘤的关系。
- 2、尿儿茶酚胺,尿儿茶酚胺(CA)测定对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辅助意义。
- 3、肾上腺MRI,肾上腺MRI检查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