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房颤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于房室交界区存在生理性传导阻滞,心室率明显低于心房率,一般在90~150次/分,很少超过170次/分。房颤可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慢性)两种。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障碍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持续性房颤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房颤发生在无已知心脏病变基础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慢性房颤就诊指南针对慢性房颤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慢性房颤挂什么科室的号?慢性房颤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慢性房颤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慢性房颤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慢性房颤患者就医,解决慢性房颤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建议就诊科室
- 心血管内科
- 可能疾病
- 1、 小儿心房颤动,可能伴随气短、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去儿科或心血管内科就诊。
- 2、 老年人心房纤颤,可能伴随心悸、疲劳、乏力等症状,应去心血管内科或老年科就诊。
- 3、 房颤,可能伴随胸闷、脑缺氧、乏力等症状,应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 4、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能伴随胸闷、心动过速、心悸等症状,应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 相关检查
- 1、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对心脏疾病有诊断意义。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