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缺乏自控能力

缺乏自控能力

缺乏自控能力简介:冲动型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常表现有缺乏自控能力。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1、生理原因

  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一些生理学家提出,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有人报告,暴力犯罪者中脑电波异常多见,特别是颖叶的慢波活动与正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为2%,在攻击型人格患者中则为14%。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2、心理原因

  (1)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

  (2)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3)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3、家庭原因

  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4、社会原因

  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缺乏自控能力就诊指南针对缺乏自控能力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缺乏自控能力挂什么科室的号?缺乏自控能力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缺乏自控能力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缺乏自控能力患者就医,解决缺乏自控能力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建议就诊科室
心理咨询
可能疾病
1、 人格障碍,可能伴随猜疑、多疑、易于产生病理嫉妒信念等症状,应去精神病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