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肾小球旁器增生

肾小球旁器增生

肾小球旁器增生简介:肾小球旁器增生综合征,别名:巴特综合征;巴特尔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特发性低钾血症;Barttersyndrome。本综合征是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Bartter(1962)首次报道故称为Bartter综合征。肾小球旁器增生综合征以严重的低血钾、碱中毒为主血钠、氯均低,血压正常伴多饮多尿、便秘、脱水。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均升高。  本综合征是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Bartter(1962)首次报道故称为Bartter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严重的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伴有高肾素高醛固酮血症、肾小球旁器增生和肥大及肾小管保钠和浓缩功能障碍,但无高血压及水肿且对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无反应。认为本综合征是由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本病病因尚无定论。

    一、多数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曾有一家9个同胞中5个患病和一家连续2代4例患病的报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揭示Bartter综合征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离子转运蛋白基因突变所引起目前已发现婴儿型Batter综合征存在Na+-K+-2Cl-基因突变该基因位于15q12-21,有16个外显子,编码1099个氨基酸为Na+-K+-2Cl-通道,已发现20多种突变经典型Bartter综合征系由CICNKB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位于1q38,编码含687个氨基酸的细胞基底侧的Cl-通道现已发现约20种突变类型成人型Bartter综合征又称Batter-Gietlman综合征,系由噻嗪敏感的Na+-K+通道基因(SCI12A3)突变所致该基因定位于16q913编码1021个氨基酸,已发现多达40种突变。此外还有一些病人中发现钾通道基因(ROWK)突变。因此Batter综合征可以认定为由上述几种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二、脂蛋白肾小球病(lipoproteinglomerulopathy)是一种肾脏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腔中存在脂蛋白栓子,肾外无脂蛋白栓塞表现。脂蛋白肾小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5∶8;平均发病年龄为32岁(4~49岁)。多数病例为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发病。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肾小球旁器增生就诊指南针对肾小球旁器增生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肾小球旁器增生挂什么科室的号?肾小球旁器增生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肾小球旁器增生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肾小球旁器增生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肾小球旁器增生患者就医,解决肾小球旁器增生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建议就诊科室
肾内科
可能疾病
1、 巴特综合征,可能伴随肠麻痹、低血钾、多饮等症状,应去肾内科或中医科就诊。
2、 小儿巴特综合征,可能伴随耳郭突出、乏力、钙化等症状,应去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3、 脂蛋白肾小球病,可能伴随高度膨胀的毛细血管襻、肾小球体积增大、蛋白尿等症状,应去肾内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易混淆症状
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有病理形态改变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