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红细胞偏低

红细胞偏低

红细胞偏低简介:红细胞偏低是患了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婴儿时期,如果体内储存的铁被用尽而饮食中铁的含量不够,消化道对铁的吸收不足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的增加,即可发生贫血。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红细胞偏低

  1、初生时机体铁的含量与贫血的关系:

  正常新生儿血容量约为85ml/kg,血红蛋白约190g/L。新生儿期体内总铁量的75%以上在血红蛋白中,约15%~20%储存在网状内皮系统,合成肌红蛋白的量很少。酶中的铁不过数毫克。因此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倒举一个3.3kg的新生儿与一个1.5kg的早产婴比较,其体内总铁量相差120mg。正常新生儿其体内铁的含量约70mg/dl,早产儿及出生低体重儿体内的铁量与其体重成正比。生后生理性溶血所放出的铁储存在网状内皮细胞,加上储存铁足够生后体重增长1倍的应用。故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胎儿经胎盘输血给母体,或双胎中的一胎儿输血给另一胎儿,以及分娩中胎盘血管破裂和胆带结扎等情况(脐带结扎延迟的,可使新生儿多得75ml血或40mg铁),都可能影响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母亲妊娠期间有缺铁性贫血,与婴儿贫血并无肯定的关系,因为胎盘可将血清铁含量低的母体内的铁运送到血清欠浓度高的胎儿体中,无论母亲缺铁与否,或饮食的质量如何,输入用同位素标记的铁后,约有10%的铁进入胎儿体内。故出生时,无论母亲有无贫血,新生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的浓度并无明显差别,与母亲的血红蛋白并不成比例。即使母亲患中或重茺贫血,婴儿的血清铁蛋白仍可在正常范围内。

  2、生长速度与贫血的关系:

  小儿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正常婴儿长到5个月时体重增加1倍。早产婴增加更快,1岁可增加6倍。若初生地血蛋白为19g/dl。至4.5~5个月时降至11g/dl左右,此时仅动用储存的铁即可维持,无需在食物中加铁。但早产儿则不同,其需要量远超过正常婴儿。正常婴儿体重增加1倍,保持血红蛋白于11g/dl,其体内储存的铁是足够用的。所以在体重增长1倍以前,若有明显的缺铁性贫血,一般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铁所致,必须寻找其他原因。

  3、饮食缺铁:

  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此类食品中铁的含量极低。母乳铁的含量与母亲饮食有关系,一般含铁为1.5mg/L。牛0.5~1.0mg/L,羊乳更少。乳类中铁的吸收率约为2%~10%,人乳的铁的吸收率较牛乳高(缺铁时人乳中铁吸收率可增至50%)。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别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在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否则在体重增长1倍后,储存的铁和完,即能发生贫血。母乳喂养儿于6个月后如不添加辅食,亦可发生贫血。根据北京儿童医院39例小细胞贫血的病因调查,65%为人工喂养,部分母乳喂养者都未及时添加辅食。较大儿童每因次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或营养供应较差而致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

  正常人体内储存的铁,为人体总铁量的30%,如急性失血不超过全血总量的1/3,虽不额外补充铁剂,也能迅速恢复,不致发生贫血。长期慢性失血时,每失血4ml,约等于失铁1.6mg,虽每天失血量不多,但铁的消耗量已超过正常的1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1岁以内婴儿由于生长迅速,储存的铁皆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扩充,好使小量的慢性失血,也能导致贫血。近年来发现,每日以大量(1L)未经煮旨的鲜牛乳,喂养的小儿,可出现慢性肠道失血,此类患儿血中可发现抗鲜牛乳中不耐热蛋白的抗体。也有人认为肠道失血与食入未经煮沸的鲜牛乳的量有关,2~12个月的婴儿若每日摄入鲜牛奶总量不超过1L,(最好不超过750ml)或应用蒸发奶,失血现象即可减少。常见的慢性失血还可由于胃肠道畸形、膈疝、息肉、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钩虫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少女月经过多等原因。

  5、其他原因:

  长期腹泻和呕吐、肠炎、脂肪痢等,均可影响营养的吸收。急性和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好,也能造成缺铁性贫血。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红细胞偏低就诊指南针对红细胞偏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红细胞偏低挂什么科室的号?红细胞偏低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红细胞偏低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红细胞偏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红细胞偏低患者就医,解决红细胞偏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科
可能疾病
1、 视网膜病变,可能伴随夜盲、视力障碍、中心暗点扩大等症状,应去眼科就诊。
2、 绦虫病,可能伴随乏力、恶心、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等症状,应去传染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3、 贫血,可能伴随乏力、皮肤苍白、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去血液科或营养科就诊。
4、 缺铁性贫血,可能伴随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红细胞偏低等症状,应去血液科或中医科就诊。
5、 地中海贫血,可能伴随气血不足、脾肿大、头晕等症状,应去血液科或儿科就诊。
易混淆症状
红细胞偏低、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
相关检查
1、RDW,RDW可用于鉴别贫血的类型。
2、红细胞体积指数,常用于诊断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先天性红细胞膜病,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
3、红细胞烯醇化酶,红细胞烯醇化酶测定对癌症及贫血等血液疾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4、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作用为测定红细胞对各种浓度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5、红细胞寿命,通过测定红细胞寿命放映有无红细胞相关疾病及各种类型贫血的情况。
常见问诊内容
1. 描红红细胞偏低何时发现的,如何发现的,当时的具体检查结果是什么?
2. 描述相关身体情况,如:心理情况,疼痛情况
3. 有无药物过敏史? 1
5. 有无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