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简介:尿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称血红蛋白尿。是诊断血管内溶血的证据之一。由于尿中含量不等尿色可以红色、浓茶色、严重时酱油色。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一、病因分类

  1.尿路中溶血 若尿相对密度低于1.006历则红细胞在尿中溶解,尿色呈红色称假性血红蛋白尿。

  2.肾梗死 在梗塞区域产生溶血,排人尿中产生血红蛋白尿,此种血红蛋白尿的特点是血中与珠蛋白结合的血红蛋白和游离的血红蛋白均属正常,和血管内溶血引起真正血红蛋白尿容易区别。

  3.血管内溶血 是血红蛋白尿最重要最常见最复杂的原因。

  (1)红细胞先天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无论是红细胞本身缺陷,还是血红蛋白异常和红细胞酶学异常都属此列,常见以下几种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见于珠蛋白肽缺乏如地中海性贫血;珠蛋白质异常如镰刀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无氧糖酵解中酶缺陷见于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遗传性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所引起溶血如蚕豆病。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特发性慢性冷凝集素病;阵发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

  (2)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3)细菌感染:见于败血症、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原虫感染常见恶性疟疾,此病又称黑尿热。

  (4)药物和化学制剂所致溶血:如奎宁、奎尼丁、氯丙嗪、非那西汀等药物。化学制剂及重金属盐类常见苯肼、硝基苯、苯胺、砷、砷化氢,铅等。

  (5)动植物因素引起血管内溶血:见于毒蛇咬伤,毒费中毒。

  二、机 理
正常血流中含有少量血红蛋白,是与结合珠蛋白结合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因分子较大,不能从肾小球滤出;当血中红细胞大量破坏时,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时门?100ml血中超过 15~25 mg)血液循环中有较多的游离血红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形成血红蛋白尿,使尿色呈红色、浓茶色、酱油色。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血红蛋白尿就诊指南针对血红蛋白尿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血红蛋白尿挂什么科室的号?血红蛋白尿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血红蛋白尿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血红蛋白尿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血红蛋白尿患者就医,解决血红蛋白尿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泌尿外科
可能疾病
1、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可能伴随蛋白尿、尿道烧灼感、血红蛋白尿等症状,应去血液科就诊。
2、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可能伴随红细胞寿命缩短、皮肤黏膜出血、红细胞增多等症状,应去血液科就诊。
3、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能伴随褐色尿、轻度中毒、肚子疼等症状,应去血液科或急诊科就诊。
4、 铜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能伴随尿色酱红或呈酱油色、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巩膜黄染等症状,应去血液科或急诊科就诊。
5、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可能伴随感染性发热、眼屎多、尿道烧灼感等症状,应去眼科或风湿科就诊。
易混淆症状
血尿伴蛋白尿、蛋白尿
相关检查
1、血清肿瘤基因P53抗体,P53抗体可用于各种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肿瘤的筛选试验。
2、肾脏CT,CT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辅助意义。
3、一般摄片检查,摄片能够观察肺部、胸膜、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四肢骨骼骨折和关节脱位、可用于四肢软组织、食管及胃肠道的不透光异物的诊断、腹部平片可以瞭解胃肠道穿孔后有无气腹存在,有无肠梗阻。
4、肾脏B超,肾脏超声检查对肾脏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常见问诊内容
1. 描述 血红蛋白尿何时发现的,如何发现的,当时的具体检查结果是什么?
2. 描述相关身体情况,如:腹痛,乏力,血压下降等……
3. 有无药物过敏史?
4. 有无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