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简介:胸式呼吸又称肋式呼吸法、横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法单靠肋骨的侧向扩张来吸气,用肋间外肌上举肋骨以扩大胸廓。其甚者,吸气时双肩上抬,气息吸得浅,因此又称为肩式呼吸法、锁骨式呼吸法或高胸式呼吸法等。   许多人都习惯于只用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主要是胸部的扩张和收缩,横膈膜的运动较小。这样,呼吸多集中在肺部的上、中部进行,肺的下部由于运动较小,时间长了会逐渐形成肺泡关闭,导致肺组织萎缩,甚至纤维化。正因为如此,许多老人很容易得上肺炎。

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从呼吸运动的进行过程可知,呼吸运动主要依靠两部分呼吸肌的舒缩来完成,分别表现为胸腹两部位的活动。一是肋间外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表现以胸部活动为主;一是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表现以腹部活动为主。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隆起部下降,上腹部脏器如肝、脾等随之下降,于是前腹壁向外突出;呼气时则相反,前腹壁向内复位。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叫胸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叫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时,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 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在“休息”。这样长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叶得不到锻炼,长期废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差,无法获得 充足的氧,满足不了各组织器官对氧的需求,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秋冬季节,老年人偶感风寒易发生肺炎。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老年人的中下肺叶,这与胸式呼吸长期造成的中下肺叶废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胸式呼吸不利于肺部的健康。

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胸式呼吸就诊指南针对胸式呼吸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胸式呼吸挂什么科室的号?胸式呼吸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胸式呼吸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胸式呼吸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胸式呼吸患者就医,解决胸式呼吸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可能疾病
1、 慢性肺炎,可能伴随支气管脓性分泌物增多、柠檬色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去呼吸内科或内科就诊。
易混淆症状
呼吸衰竭、呼吸微弱、心源性呼吸困难
相关检查
1、肺活量,肺活量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2、肺总量,肺总量(TLC)测定可以了解肺功能的情况。
3、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可了解肺功能的情况。
4、肺容量,测定不同时刻的肺容量以评定肺功能的优劣。
5、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可作为某些疾病诊断参考或估计其严重程度,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及程度,协助诊断临床疾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疾病治疗疗效评价。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