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成角畸形简介:脊柱畸形:人类脊柱在胚胎期发育较快,全部结构在数周内完成。脊柱形成后即有其形态和稳定性。全部发育过程分为四期。第一期称脊索期,于胚胎的第十五天形成,其残留部分终生存在,称为髓核;第二期称膜性期,第21天开始到三个月结束;第三期为软骨期,从5~6周到出生前;第四期为骨性期,从二个月到出生后完成一部分。 胚胎发育到第14~21天时有板状细胞层将羊膜腔和卵黄囊分开。从此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外胚层形成神经板,其中部下陷成为神经沟,继之发育成神经管。 脊索源于间叶细胞,位于神经管的深层,上自枕后下达尾椎。沿正中线围绕脊索形成42对体节。中胚层沿神经管形成原始的体节渐演变成"生骨节",沿神经管和脊索发育,最后形成椎体。
症状起因:
一、结构性脊柱侧凸
1. 特发性脊柱侧凸:至今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除基因异常外,考虑与生后姿势和动作有关。部分小婴儿总朝单一方向平卧而不翻身,使未发育成熟的软颅骨和骨盆受引力影响而发生变形,同时胸廓受压影响脊柱,可能是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诱因。
A. 婴儿型(0-3岁)。
B. 少年型(2-10岁)。
C. 青春期型(大于10岁)。
2. 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
A.神经性疾病:(1)上运动神经元病变:脑瘫、脊髓小脑退行性病变、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脊髓外伤。
(2)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脊髓灰质炎、其他病毒性脊髓炎、脊髓外伤、脊髓肌肉萎缩、麻痹性脊髓脊膜膨出。
(3) 无痛症(Riley-Day综合症)
(4) 其他。
B.肌肉病: (1) 肌肉性多关节挛缩
(2)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3. 先天性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畸形与妊娠最初8周胚胎的异常发育有关。
A椎体形成不良:(1)楔形椎体
(2)半椎体
B 椎体分节不良:(1)单侧骨桥(unsegmented bar)
(2)双侧骨桥
(3) 混合型
4.神经纤维瘤病
5.间叶疾病:马凡综合症。Ehrlers-Danlos 综合症,等。
6.类风湿疾病
7.外伤性脊柱侧凸
A骨折
B 椎板切除术后,胸廓成形术后。
C 放射治疗后
8.脊柱周围软组织挛缩
A脓胸
B烧伤后
9.骨软骨营养不良
A.骨畸形性侏儒
B.粘多糖病
C.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D.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10.骨的急慢性感染
11.代谢性疾病
A.佝偻病
B.成骨不全
C.高胱氨酸尿症
D.其他
12.腰骶关节相关性疾病
A.脊柱滑脱
B.腰骶椎先天性发育异常
13.肿瘤
A.脊柱肿瘤(骨样骨瘤,组织细胞增多症X)
B.脊髓肿瘤
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1. 姿势性
2. 癔病性
3. 椎间盘突出或肿瘤致神经根刺激
4. 炎症(阑尾炎)
5. 继发于下肢不等长
6. 髋关节周围挛缩
三、脊柱后凸
1姿势性
2脊柱骨软骨病
3先天性
A椎体形成不良
B椎体分节不良
C混合型
4.神经肌肉性后凸
5.脊膜膨出
A 发育型(麻痹)
B 先天型
6 外伤性后凸
A 无脊髓受损的骨或韧带损伤
B 有脊髓受损的骨或韧带损伤
7 术后后凸
A椎板切除术后
B 椎体切除术后
8 放射治疗性后凸
9 代谢性后凸
A 骨质疏松
B 软骨病
C 成骨不全
D 其它
10 骨发育不良
A 骨骺发育不良
B 粘多糖病
C神经纤维瘤病
11 胶原病:强直性脊柱炎
12 肿瘤性后凸
13 炎症性后凸
四、脊柱前凸
1.姿势性
2. 先天性
3. 神经肌肉性
4.椎板切除术后
5.髋关节屈曲挛缩
- 建议就诊科室
- 骨科、神经内科
- 可能疾病
- 1、 脊柱裂,可能伴随脊髓内胶质增生、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椎间隙变化等症状,应去骨科或外科就诊。
- 2、 脊柱侧凸,可能伴随脊柱弯曲、脊柱后突、脊柱的成角畸形等症状,应去骨科就诊。
- 3、 慢性腰背痛,可能伴随背痛、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的腰背痛、钝痛等症状,应去骨科或中医科就诊。
- 4、 脊柱裂和有关畸形,可能伴随肌肉萎缩、营养障碍、脊髓内胶质增生等症状,应去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