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适宜手术者。
腹壁损伤修复术简介: 腹壁损伤修复术一般在发生切口疝后腹壁完整性受到损害,因而采用的手术修复手段。
适应症:
腹壁切口疝
不适应人群: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适宜手术者。
手术前:
疾病预防:
腹壁切口疝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适宜手术者。
腹壁损伤修复术注意事项:
注意预防感染发生。
腹壁损伤修复术术前准备:
应注意术前加强腹股锻炼,消除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等。
腹壁损伤修复术并发症:
腹部压力
腹壁损伤修复术术后护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腹壁损伤修复术饮食保健:
适宜饮食:
高蛋白食物
类别:
过程: <ul class="text_art"> <li><span>第1步</span><p>对有皮肤覆盖的切口疝,可在切开皮肤瘢痕后锐性分离。</p></li> <li><span>第2步</span><p>对仅有瘢痕覆盖的切口疝,则可在皮肤和瘢痕结缔组织交界处切开,显露出切口疝外层覆盖的纤维结缔组织,即所谓假性疝囊,将假性疝囊四周的结缔组织充分分离,使之与邻近的腹壁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开。一般两侧需超出2~3cm,以减少缝合时的张力。</p></li> <li><span>第3步</span><p>用止血钳提起两侧腹直肌前鞘的筋膜组织,向外拉开,沿假性疝囊基部边缘切开腹直肌前鞘。再次腹直肌向前侧拉开,继续向深部锐性分离假性疝囊、直至显露疝囊颈和两侧的腹直肌后鞘和腹膜。</p></li> <li><span>第4步</span><p>先在疝内容物与疝囊无粘连处切开疝囊,再沿假性疝囊颈部与正常腹膜组织交界处环形剪开。切开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内容,大网膜粘连可以结扎、切断。</p></li> <li><span>第5步</span><p>完全切除假性疝囊,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p></li> <li><span>第6步</span><p>检查下面的腹内脏器无粘连和损伤后,用7-0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腹直肌后鞘和腹膜。用4-0或7-0号丝线间断缝合腹直肌(间距1~1.5cm即可)。再用7-0号丝线重叠缝合(间断褥式缝合和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p></li> <li class='"last"'><span>第7步</span><p>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p></li>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