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资料
胸腰段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简介: 胸腰段脊椎结核是指第11胸椎至第2腰椎结核。该段处于腰、胸段连接部分,发生结核后,除在椎旁发生脓肿外,尚可顺腰大肌下流成髂窝脓肿,因此,常需通过背腹部联合切口清除病灶。如病人具有两侧腰肌脓肿,手术需分两期进行:第1期先清除脓肿较大一侧的病灶;如清除彻底,病人情况允许,可立即改仰卧位,在对侧下腹部作小斜切口清除脓肿。如椎体另一侧病灶未彻底清除,则需在4~6周后再行二期清除对侧病灶。对不合并有腰大肌脓肿的第11、12胸椎结构,可单行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术。
- 别名
- 麻醉方式
适应症:
适用于患有胸腰段结核、两侧腰肌脓肿的患者。
不适应人群:
手术前:
疾病预防:
适用于患有胸腰段结核、两侧腰肌脓肿的患者。
暂无相关资料
胸腰段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注意事项:
1.预防胸膜损伤 切开第12肋床时,较易损伤胸膜。预防方法是:切开前让病人深呼吸或加压辅助呼吸,以识别胸膜下缘。先自第12肋骨床远端切开,然后逐渐向上分离并推开胸膜,再切开脊柱缘肋床。如一旦分破胸膜,应先用盐水纱布压迫,防止空气进入,再用肌瓣覆盖修补。
2.预防腹膜后大血管和输尿管损伤 清除病灶时,应防止损伤大血管和输尿管,预防方法是:推开腹膜后,仔细辨认输尿管、主动脉腹部、下腔静脉及其分支。一般输尿管位于腹膜后的脂肪内,比较游离,手摸呈硬索条感,刺激有蠕动,辨认清楚后,应连同
胸腰段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前准备:
暂无相关资料
胸腰段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并发症:
暂无相关资料
胸腰段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护理:
1.术后应严密观察呼吸。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拆除缝线检查伤口并清除血肿、止血,必要时作气管切开。如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取出胶皮片引流,缝线于术后5~7日拆除。
2.对椎体间植骨不很稳定者,应睡石膏床。植骨稳定者可不用石膏床,卧硬板床休息即可,唯翻身时应避免扭转,直至植骨愈合,以免植骨片脱出或折断。
3.术中如损伤胸膜,术后应注意气胸情况,必要时行穿刺或引流术。
4.术后如有血尿,提示可能有输尿管损伤,应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类别:
过程: <ul class="text_art"> <li><span>第1步</span><p>1.体位、切口、显露见腰骶椎腹膜外显露途径</p></li> <li><span>第2步</span><p>2.清除病灶 牵开腹膜及输尿管,显露腰大肌脓肿后,穿刺如无血液,也无股四头肌收缩,仅抽脓液时,可在盐水纱布保护四周创面后先戳一长约1cm的小切口,插入吸引器吸尽脓液。有时腰肌脓肿位于腰肌深部或后侧,神经干被推向前侧,故需伸入手指沿切口上下触摸脓肿壁,证实无血管、神经后,才可用手指顺肌纤维方向钝性分开。脓肿前壁通常很薄,容易分开。然后拉开脓肿壁,刮尽壁上肉芽,脓肿壁的渗血,可用热盐水纱布垫堵塞止血。较深的脓腔后壁可见条索状物,周围为肉芽包绕,可能是通过的神经干,切勿误伤。继而在脓肿内侧找到窦道,即可用刮匙、止血钳等器械清除窦道内的死骨或坏死组织等。如窦道口大,病灶清除比较容易;如窦道口大小,可在窦道口上下稍作切开及骨膜下剥离,必要时可以凿除部分骨质,扩大显露,对照x线片显示的死骨清除病灶。<br/> 如探查无窦道或窦道口太小,难以用上法清除病灶时,可将腹部脏器、主动脉腹部和下腔静脉向对侧牵开,显露腰大肌内缘及椎体。于椎体前外缘纵行切开膈肌脚及前纵韧带,两端弯向中线,结扎、切断横行的腰动脉,自椎体上剥离并向中线翻开骨膜韧带瓣,即可显露椎体,凿开并清除病灶。如需行椎间植骨,可以同时进行。以上所述,系第1、2腰椎椎体结核并发腰大肌脓肿的病灶清除步骤。如同时有第11、12胸椎结核,则可按经肋骨,横突切除结核病灶清除术于棘肌外缘分开最长肌,切除第11肋骨脊柱端的一段(包括肋骨头,第11、12胸椎横突),结扎并切断肋间神经及血管,胸膜外显露第11、12胸椎椎体。沿第12肋床的下缘,向后完全切开肋床。将胸膜自膈肌与胸壁向上推开,于椎体前外侧切开膈肌脚,再切断第11、12肋间的肋间肌,使胸、腰椎病灶相通。将肾脏和腹主动脉等向对侧拉开,将腰方肌向后拉开,即可同时显露胸、腰椎病灶与腰大肌脓肿,然后彻底清除病灶。</p></li> <li class='"last"'><span>第3步</span><p>3.缝合 热敷压迫创面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置入链霉素粉剂1g,缝合椎前韧带、腰肌筋膜,逐层缝合肌肉、皮肤,不置引流条。</p></li>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