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淋巴细胞亚群简介:由于慢性炎症长期不愈,宫 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且对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辅助诊断,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监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别名
- 参考价格
- 是否空腹检查
- 否
禁忌人群:
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无特殊要求。
检查前禁忌:禁忌暴饮暴食和剧烈运动,宜平静状态,空腹抽血检查。
检查时要求:注意血清标本不被污染,及时送去检测。和听从医生的要求。
指数解读:
- 正常值:
-
CD3+CD4+CD8-:0.34~0.70(34.O%~70.0%)
CD3+CD4-CDS+:0.25~0.54(25.0%~54.0%)
CD4+/CD8+:0.68~2.47
高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低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检查作用:
正常机体中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机体就可导致免疫紊乱并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T淋巴细胞亚群在各种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都有异常改变。因此,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了解疾病的机制、指导临床治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作为临床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1.T琳巴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疚和免疫缺陷病现已普遍认为在自身免疫病中,CD8+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的低下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有时也CD4+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增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这种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8+细胞百分率下降,常伴有CD4+细胞百分率增高,CD4+/CD8+比值升高。其他自身免疫病象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多发性硬化症活动期,自身溶血性贫血,类风湿症,重症肌无力,急性GVHD或排斥反应时患者都具有类似的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分布的特征. CD4+/CD8+比值减小是免疫缺陷病的重要指征。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就存在着CD4+细胞数显著减少的现象,因而常常出现CD4+/CD8+比值倒置。在一些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体内T抑制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有异常增高的现象。 2.人类T淋巴细胞亚群和病毒感染现已证明,很多感染性疾病者和免疫抑制有关,CD4+/CD8+比值的倒置被认为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征。在水痘、猩红热、麻疹患者中就发现有CD3+、CD4+细胞数减少,CD8+细胞数增多,CD4+/CD8+比值降低。在急性期和复发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也有CD4+/CD8+比值降低的现象,它是由CD8高引细胞数增高引起的。此外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疤疹感染,以及血吸虫病患者都有类似的CD4+/CD8+比值下降的报道。 3.T细胞亚群和种瘤发生许多研究都证实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异常公其特征是患者体内CD3高引细胞、CD4高引细胞明显减少,而CD8+高引细胞明显增加,CD4高引/CD8高引比值显著降低。在实体瘤患者像消化道癌症、肝癌、乳腺癌等患者中都有CD3+、CD4+细胞数降低,CD8+细胞数增多,CD4+/CD8+比值明显降低的现象。在血液性肿瘤患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就更为复杂。上述结果说明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对识别和杀伤突变细胞的能力下降,形成了肿瘤的生长、转移。通过检测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了解机体的免疫动态,可指导临床上使用免疫调节剂及其他药物治疗肿瘤患者,以调节其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4.T琳巴细胞亚群与造血随着T琳巴细胞亚群检测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现已发现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障碍与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有关。如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粒细胞减少症中,患者体内外周血CD4+细胞数减少,CD8+细胞数增多,CD4+/CD8+比值明显下降。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CD3+、CD4+细胞百分比都有明显的下降,相应地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在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对造血的影响时,发现患者体内激活的Ts细胞能抑制体外GM-CFUC的生长。由此可推测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体内增生的Ts细胞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骨髓重建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也存在着数量上的不平衡,它可能是骨髓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尸者的CD4+细胞百分比减少,CD8+细胞百分比增高,CD4+/CD8+比值下降。这可能是骨髓异常增生的继发表现,也可能是其发病的原发因素。
检查过程:
1.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
4.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
5.送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