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血清钠

血清钠

血清钠简介:由于慢性炎症长期不愈,宫 机体内的钠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食盐,经肠道吸收入血液,其中47%存在于骨骼中。约10%存在于细胞内液,44%存在于细胞外液,是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多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机体内95%的钠盐经肾排出体外。钠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持细胞外液容量,维持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并具有维持肌肉、神经正常应激性的作用。

    别名
  • 参考价格
    是否空腹检查
禁忌人群

禁忌人群: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火焰光度计法:

  ①本法的线性范围:

  Na:100~160mmol/L (血清)

  0~200mmol/L (尿)

  ②高脂血症或高蛋白血症对本法有影响,主要是引起钠离子假性降低,原因是异常增高的脂质或蛋白质减少了同体积血浆水的相对含量。当脂血TG达10mmol/L时,血清Na+约低1%,以后TG每升高5mmol/L,实测钾钠以1%的比例偏低。所以当TG≤15mmol/L时,实测钠偏低≤2%,不必校正。若TG>15mmol/L时,则可按下式求得校正因数:F=0.994+0.002 TG(mmol/L),以实测、Na+浓度×F即得校正后的结果。如果干扰是由蛋白质引起的,则FAES法不适宜,应使用ISE法测定。

  ③尿液标本钠浓度波动范围很大,故稀释倍数要作适当调整,使尿钠的测定读数位于高、中、低3个标准管中2个标准读数之间,以便作比较法计算尿钠浓度。稀释方法见表2。

  


  ④火焰光度计的各种管道应保持通畅,不得有堵塞。

  ⑤如果燃气纯度不够,火焰稳定性差,本底读数可能不稳定,测定时常需修正读数零点。必须注意燃气助燃的比例,流速,压力等均会影响火焰对样品元素的激发和测量。

  ⑥用锂(硝酸锂或氯化锂等锂盐)作稀释的内标准溶液配制后,严禁放在玻璃瓶中,以防止锂离子进入硼硅玻璃中,而引起浓度下降,配好后,应立即置入聚乙烯瓶中保存。

  ⑦测定用的玻璃器皿必须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不得有离子污染,测定时宜用小型烧杯,吸液前后液面差距尽量小,不宜用小口径试管。

  ⑧每次测定应用定值血清作质控,若失控,应及时找原因。

  ⑨国产直接法火焰光度计测钠时,用140mmol/L钠标准作单点定标误差大,应多点定标测定。

  (2)离子选择去电极法:

  ①本法线性范围:

  Na+直接法:100~180mmol/L (血清)

  30~190mmol/L (尿)

  间接法:100~180mmol/L (血清)

  25~150mmol/L (尿)

  ②溶血,含铵离子的抗凝剂、柠檬酸钠、草酸盐及EDTA对试验均有干扰。

  ③用ISE法测定尿中钾钠线性范围有限,易受到尿中的离子组分的干扰。

  ④某些药物,例如碘解磷定,可以通过碘作用于电极膜,而造成K+假性降低。商品质控血清常使用乙二醇作为保护剂,其含量达30%(乙二醇常用浓度)时,对Na+测定产生正干扰,偏差达4.0%~9.5%,不可忽视。

  ⑤温度影响离子的活性,故刚从冰箱中取出的标本及试剂应恢复到室温才进行测定。

  (3)酶动力学法:

  ①本法所介绍的实验参数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严格以说明书为准。

  ②冲洗水或稀释用水要用去离子水,以减少水中钠离子的干扰。

  ③每次复溶配制试剂必须重新进行定标。

指数解读

指数解读:

正常值:
  火焰光度分析:136~146mmol/L (136~146mEq/L)。
  离子选择电极法:145~155mmol/L(145~155mEq/L)。

高于正常值:
①脱水:

A.蒸发:发汗的增加:发热、高温(环境)、灼伤等;呼吸道感染。

B.肾性排水量增加(肾性失水):肾性尿崩症;渗透性利尿。

C.下视丘功能障碍:中枢性尿崩症;原发性高钠血症。
②钠负荷过剩:

A.输入过多高渗氯化钠、碳酸氢钠溶液。

B.摄取钠过剩。

③钠潴留: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库欣综合征。

低于正常值:
①合并细胞外流量减少的低钠血症:A.肾性丢失钠(尿钠浓度>20mmol/L):艾迪生病、失盐性肾炎、利尿剂、渗透性利尿。B.肾外性丢失钠(尿钠浓度<10mmol/L):从消化道丢失、严重灼伤、“third space”(第三间隙)。

②合并细胞外液量增加的低钠血症: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尿钠浓度<10mmol/L;慢性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尿钠浓度不定)。

③细胞外液量正常(或轻度增加)的低钠血症(尿钠排泄≈钠摄取量):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尿崩症、黏液性水肿、脑垂体功能不全。

检查作用

检查作用:

血清钠检测可了解血清中钠离子浓度,血清钠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有助于低钠、血症、高钠血症、脱水等治疗。

检查过程

检查过程:

1.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  

4.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  

5.送实验室检查。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