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检查 检查组合简介:由于慢性炎症长期不愈,宫 耳部检查包括耳的一般检查法,咽鼓管检查法,中耳和乳突检查,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通过上述5项检查判断耳部情况。
- 别名
- 参考价格
- 是否空腹检查
- 否
禁忌人群: 婴幼儿
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
1检查前清洁好耳朵,以方便检查。
2、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玉佩、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3、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
4、CT增强扫描如用离子型造影剂,需作静脉注射造影剂碘过敏试验,20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进行检查。
5、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钡剂检查。已做钡剂检查的病人,须待钡剂排空后;急于作CT检查者,应在给予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使钡剂排完后,再行CT检查。
检查时禁忌:
1如果患有感冒,扁桃体等其他疾病要告诉医生。
2头部不要乱动,因耳镜开口较鼓膜小,因而持耳镜手要不断活动耳镜才能看清鼓膜全貌,不然只能看到鼓膜的一部分。耳镜插入时达到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处能引起疼痛和咳嗽反射。保持一定光度以便检查。
3安静环境中。
4.语音试验时检查者注意每次发音力量一致,词汇通俗易懂,发音准确,清晰。注意不要让受检查者看到检查者的口唇。
5音叉试验时选择适当频率的音叉。 按一定方法敲击音叉。试验时音叉放于正确部位。持音叉柄部不触及叉部,叉部不触及头发。
6防止听觉疲劳现象。
7表测试时秒表要与外耳道的平面线上。
指数解读:
检查作用:
用于判断耳部情况。对于中耳炎、中耳乳突炎、听力障碍、咽鼓管功能不良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穿孔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包括耳的一般检查法,咽鼓管检查法,中耳和乳突检查,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
检查过程:
一 耳部一般检查 临床主要包括外耳检查法和鼓膜检查法。为一般体格检查,按照先右后左顺序检查,病人的话要先检查病情比较轻的耳朵再检查病情比较重耳朵,避免交叉感染。 二 咽鼓管检查法主要有三种方法:
1.捏鼻鼓气法即嘱患者吸气后,用手指捏紧两侧鼻孔、闭嘴、用力由鼻呼气,即可使咽部空气冲入咽鼓管。
2.气球吹张法即患者口中含水,以咽鼓管吹张皮球的橄榄头塞于患者一侧舁孔,以手指压紧另一侧前鼻孔,于咽水的同时,急压球体,空气可冲入咽鼓管内。
3.导管吹张法即患者取坐位,清洁鼻腔分泌物后,将咽鼓管导管弯头向下沿鼻底徐徐插入,达鼻咽后壁时,再转向外侧90°,然后略向前拉,使导管越过隆突而滑入咽鼓管口处。固定导管,用吹张球经导管注入空气,同时以耳听诊管听音,以检查咽鼓管通畅与否。 三 听力检查法主要以下八种方法:
1. 语音测试 在长于6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地面划出距离标志,患者立于距检查者6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利用气道内残留空气先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
2. 表测试 患者坐位、闭目,用手指塞紧非检查侧耳道口,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使患者熟悉检查的表声后,将秒表于外耳道平面线上,由远而近反复测验其刚能听到表声离耳的距离。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3. 耳语检查法 在长6m的静室内进行。以耳语强度说出常用词汇,记录受试耳可以听清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