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痣简介:贝克痣又称Becker色素性毛痣、色素性毛发上皮痣。多发于10~20岁男性肩部、前胸或肩胛部的不规则褐色斑。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表皮突不规则下延,皮损内一般有粗大的黑色毛发。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贝克尔痣,色素性毛痣,Becker痣
- 皮肤 肩部 胸部
- 无传染性
- 100%
- 10~20岁男性
- 细网状到斑片状的色素沉着,毛孔角化过度,皮肤肥厚
- 平滑肌瘤
- 常见药品
- 依托芬那酯凝胶,萘丁美酮胶囊,铒激光治疗仪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好发于10~20岁男性肩部或胸部的一侧。损害为色素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其上毛发出现较晚,有时则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皮损特点可确诊。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疾病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疾病鉴别:
1、蓝痣:蓝灰色或蓝黑色丘疹或小结节,色素细胞位于皮肤层次较深(真皮中下层或皮下组织),可恶性变。
2、黑毛痣:棕黑色或黑色,略高出皮面的斑块,常有毛发,较正常毛发 粗黑,皮损随年龄而增长。
3、贝克痣:又称色素性毛发上皮痣,多发于青年男性肩部、前胸或肩胛部的不规则褐色斑,皮损内一般有粗大的黑色毛发。
4、疣状表皮痣:呈线状、带状或斑片状,黄棕色疣状或乳头状隆起性损害; 在一定时间内增长,一般成年后稳定,常持续存在,部分病例可伴瘙痒。
5、色素痣
(1)交界痣:一般米粒大,表面光滑,无毛、扁平,棕褐色斑。
(2)混合痣:外观似交界痣,略高出皮面。
(3)皮内痣: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高出皮面的乳头状丘疹,可含有毛发。
疾病检查:
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表皮突不规则下延。基底细胞层内色素增多,真皮上部见噬黑素细胞。毛发结构正常。如伴发平滑肌瘤,则真皮内平滑肌纤维明显增多,肌纤维束增粗,排列不规则。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贝克痣一般治疗
治疗:
注意平滑肌瘤的发生。本病可不治疗,如出于美容需求,可考虑冷冻,或手术切除后植皮。
疾病护理:
贝克痣一般护理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疾病饮食:
贝克痣饮食原则
饮食治疗有限,一般手术切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