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缺乏病简介:维生素E缺乏病(vitamine E deficiency)是由于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人体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维生素E作用:维生素E在人体内作用最为广泛,比任何一种营养素都大,故有“护卫使”之称。在身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即降低细胞老化。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促进细胞合成,抗污染,抗不孕的功效。在人体营养中占重要地位,早产婴缺乏维生素E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全身
- 无传染性
- 60%
- 主要发生在婴儿,特别是早产...
- 维生素E缺乏,红细胞增多,共济失调
- 贫血,白内障,弱智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内科,儿科
- 药物治疗
- 1-2个月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100元)
- 维生素E,血液生化六项,心电图
- 常见药品
- 口服五维葡萄糖,维生素B2片,维生素AD滴剂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贫血 尤其是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在生后1~2个月可出现溶血性贫血,网织细胞增高,异形红细胞增多,以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形态异常,聚集性增高。
2.新生儿全身水肿 开始以下肢、会阴、阴囊、阴茎为主,以后眼睑水肿逐渐全身出现水肿。
3.神经系统症状 轻度的小脑共济失调、色素性视网膜病、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和肌肉无力、反射减弱等。
4.躁动不安、水肿、性能力低下、头发分叉、色斑,还会形成疤痕、会使牙齿发黄;引起男性性功能低下、前列腺肥大、不育症等等。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早产或低体重儿 维生素E在体内的储藏量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和胎龄有关。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储藏量越少。因为新生儿体内的维生素E大多是在孕末2个月从母体获得,因此,未成熟儿出生时体内的维生素E储存量低于正常足月儿。
2.吸收不良 摄入的维生素E,在小肠吸收,需要胆汁和胰液的帮助,当消化不良、脂肪泻、慢性肝脏疾病、胰腺囊性纤维变和胆道梗阻时,以及早产儿的胆盐合成少、胰酶活力不足等,均能影响肠道对维生素E的吸收。
3.需要量增加 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增加时,维生素E的需要量也增加。因为维生素E可以防止PUFA的过氧化;如果饮食中维生素E和PUFA的比例不当(比值应为0.4~0.5),会引起维生素E的缺乏。
二、发病机制
维生素E是体内生物膜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稳定膜结构的作用,防止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free radical)对膜的损害,从而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当维生素E缺乏时,生物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发生过氧化反应,特别是微粒体和线粒体的膜。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可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产生水肿、出血,如早产儿的颅内出血。
当维生素E缺乏时,红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易发生过氧化反应,使红细胞的膜受损,产生溶血,出现贫血症状。新生儿的生理性贫血,可能与此时期体内维生素E的量不足有关。
维生素E缺乏可使实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睾丸萎缩及上皮变性,影响生育。老年人脑组织、心肌、肌纤维中有脂褐质(lipofuscin)堆积,容易衰老。神经髓鞘和神经细胞轴突的膜受损,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疾病预防:
一、预防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芽甘蓝、绿叶蔬菜、菠菜、有添加营养素的面粉、全麦、未精制的谷类制品、蛋。
营养补品:可买到脂溶性的胶囊和水溶性的片剂。一般出售的是100~1500IU的维生素E。水溶性的维生素E适用于不吃油腻食物的人或食用多油食物会引起皮肤病变的人,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更为合适。一般的每日摄取量是200~1200IU。以乳类喂养者约为0.05mg/d,用其他食物喂养者约为1.5mg/d。对于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和脂肪吸收不良的病儿,最好用水溶性维生素E5mg/d。以预防缺乏。
维生素E通常是无毒的。当服用高剂量时(每天多于1200国际单位),它可引起反胃,胃肠气胀,腹泻和心脏急速跳动的不良反应。美国医学专家罗伯特提出忠告: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E可引起各种疾病。其中较严重的有: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或两者同时发生,这是由于大剂量维生素E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压升高,停药后血压可以降低或恢复正常;男女两性均可出现乳房肥大;头痛、头晕、眩晕、视力模糊、肌肉衰弱;皮肤豁裂、唇炎、口角炎、荨麻疹;糖尿病或心绞痛症状明显加重;激素代谢紊乱,凝血酶原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小板增加与活力增加及免疫功能减退。最明显的毒性作用是对维生素K作用的拮抗并增强了口服香豆素抗凝剂的作用,此可导致明显的出血.
当你有以下情况时,服用维生素E 之前咨询一下你的健康顾问:如果你患有高血压或者你正在使用抗凝血剂,如下丙酮香豆素钠或者丙酮苄羟香豆素。
如果维生素E跟丙酮苄羟香豆素(一种凝血剂)同时服用,反而会增加反常流血的可能。一种叫胆汁酸螯合剂的降低胆固醇药物(如colestipol和消胆胺)减少维生素E的吸收。维生素E会跟环孢霉素(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相互作用,减低两者的药效。
疾病鉴别:
一、鉴别:
诊断明确,无需鉴别。患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胆管病或囊性纤维化的儿童表现为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它的体征是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伴深部腱反射消失,躯干和四肢共济失调,振动和位置感觉消失,眼肌麻痹,肌肉衰弱,上睑下垂和构音障碍。有吸收障碍的成人,由于维生素E缺乏所引起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极为罕见。毫无疑问,成人的脂肪组织内有大量的维生素E贮备。维生素E缺乏的临床特征。
疾病检查:
一、检查:
1、血液生化:血红蛋白多在60~100g/L之间,网织红细胞轻度升高,周缘血涂片可见棘形和因缩红细胞。血小板可增高。骨髓象可见多核的幼红细胞。
2、血浆维生素E容量测定:成年<11.6nmol/L(5μg/L),小儿<7.0nmol/L(3μg/L),有诊断价值。口服维生素E后,它在血循环中可存在1~2天,故服用维生素E3天后方可测其血浆含量。
3、测定血浆维生素E/血总脂的比值 成年人低于0.8μg/g总脂,小儿低于0.6μg/g总脂,有诊断价值。
4、过氧化氢溶血试验(PHT) 维生素E缺乏者为阳性,但应区别于G-6-PD缺乏时的假阳性。
依据病情选做心电图、B超检查。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共济失调、麻痹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9、2家中是否有维生素E缺乏病患者?
疾病治疗:
维生素E缺乏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未成熟儿于出生后10天,应开始补给维生素E 10mg/d,持续3个月,作为预防性治疗。
2.有维生素E缺乏的症状者,应给口服维生素E 10~30mg/d,或肌内注射,隔天1次,连续2~3次。如有胰腺囊性纤维化和慢性脂肪吸收不良者,维生素E的剂量应增至100mg/d。
3.给富含维生素E的膳食,同时应注意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
4.每天膳食中维生素E的推荐供给量。
二、预后
诊断准确、治疗及时,预后好。
疾病护理:
维生素E缺乏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
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疾病饮食:
维生素E缺乏病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维生素E缺乏病应多吃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芽甘蓝、绿叶蔬菜、菠菜有添加营养素的面粉、全麦、未精制的谷类制品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