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肝动脉瘤

肝动脉瘤

肝动脉瘤简介:肝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病变,分为肝外或肝内型;其大小可自针尖至柚子样不等。肝内型多破入胆管引起胆道出血,肝外型破裂引起血腹。肝动脉瘤在没有破裂时,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发现,因此多数是破裂后才得到诊断。破裂引起胆道大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消化道出血、上腹疼痛及阻塞性黄疸,但有此三联征者仅约占1/3的病例。至1980年国外文献收集300余例,至1985年国内报告过2例肝外动脉瘤,肝内动脉瘤尚未见报道。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平消胶囊,复方环磷酰胺片,动脉瘤夹钳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病人中80%可出现右上腹或右季肋部的绞痛或钝痛,半数以上可表现有呕血或黑便,出血前有黄疸者,多可能是肿瘤破入胆管。动脉瘤所致的胆道出血,若量较大,多表现为呕血,其色泽鲜红;而胆道肿瘤所致出血一般量较小,多表现为黑便。约有半数的病例肝动脉瘤破入腹腔,常在一阵绞痛之后,出现腹部卒中,未来得及救治而死亡。约60%的病例出现黄疸,多因肝动脉瘤压迫胆总管、肝管或并发结石引起。发病早期,黄疸的深度常有波动性变化,一旦出血后,肿瘤缩小,黄疸随之消退,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少数病例,若在上腹部扪及搏动性肿块或震颤,同时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对诊断亦有意义。约1/3的病例可有发热,多与胆道感染或肝动脉本身的炎症有关。

  二、诊断

  根据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及右上腹搏动性肿块等特征性表现,结合病史的分析,最后借选择性肝总动脉造影或腹腔动脉造影确立诊断。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常见的原因为创伤、胆道感染、结节性多动脉炎、动脉硬化、胆石病侵蚀动脉壁等。因创伤、感染所致者,多为假性动脉瘤;血管壁退行性变或先天发育缺陷亦可能是发病原因。

  二、发病机制

  肝动脉瘤通常呈囊状,直径在2~10cm不等。大部分肝动脉瘤位于肝外,肝内真性动脉瘤比较少见,细菌感染引起的假性动脉瘤多见。肝动脉瘤压迫胆总管、肝管和胆囊管,可引起肝内胆小管胆汁性坏死,肝外胆道梗阻,肝梗死等。管壁多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25%有动脉硬化或钙化,也可见肉芽组织、血栓及出血。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从儿童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每天食多种蔬菜、水果,最好达6种以上。

  2.加强自身修养,遇事冷静、不急躁、少发脾气,减少肾上腺素色额外分泌,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外伤性肝动脉-胆道瘘、十二指肠溃疡、胆道肿瘤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等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鉴别诊断时均应考虑。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血液和生化检查一般无特殊意义,当伴有胆道感染时,可有白细胞增多。

  上消化道X线造影,可有胃幽门部或十二指肠被推压和移位征象。确立诊断必须依赖于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腹部平片有时可见蛋壳样动脉瘤壁钙化影。核素肝扫描可区分肝组织和动脉瘤体间的关系。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肝动脉瘤一般治疗

  一、治疗

  肝动脉瘤破裂后病死率可高达40%~100%,故肝动脉瘤一经诊断,均应手术治疗或通过介入手段治疗。由于肝动脉结扎后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肝供血障碍,故可先试行阻断肝动脉,观察肝脏血运情况,若无血运障碍,则可做瘤体结扎或结扎加切除术。若有血运障碍,则需切除后行旁路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搭桥术。对肝内的动脉分支的肝动脉瘤,可行相应肝段(叶)的部分肝切除术。

  术后病人宜进ICU病房监护治疗,若进行了血管移植搭桥术,术后需继续抗凝治疗1~2周。

  近年来,随着介入设备和技术的提高,对那些肝动脉远端的动脉瘤,特别是紧靠第二、第三肝门位置的动脉瘤,由于其解剖部位险要,外科手术风险极大,可通过超选择性血管栓塞,包括释放微型环,可分离球囊、弹簧圈,栓塞胶等来治疗肝动脉瘤和肝动脉瘤破裂,其成功率可达76%。

  二、预后

  本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诊断和相应的手术治疗。一旦破裂出血,病死率是很高的。

肝动脉瘤辨证论治

  一、中医偏方

  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

  熊胆丸方

  熊胆、珍珠、七叶一枝花、田七、牛黄,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调匀,每服一克。

  功能:通窍止痛,活血化瘀。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西医学对此病治疗方法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肝动脉瘤一般护理

  一、护理

  要注意自我保护,积极治疗,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破裂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肝动脉瘤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1、丹参田鸡汤

  [组方] 丹参24克,田鸡250克,红枣4个。

  [制法] 选择活田鸡活宰,去肠脏及爪、皮,洗净。丹参、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 饮汤食肉。可常服。

  2、山楂麦芽饮:

  [组方] 生山楂20克,生麦芽10克。

  [制法] 将生山楂切碎,洗净,麦芽洗净,一起放一有盖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焖2~3分钟后即可。

  [用法] 取汁当茶饮。可常服。

  3、田七鳖甲炖瘦肉

  [组方] 猪瘦肉120克,田七10克,鳖甲30克,红枣4个。

  [制法] 将田七、鳖甲、红枣(去核)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开水炖2~3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 饮汤食肉,可常服。

  二、适宜食物:

  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新鲜蔬菜,芹菜、菠菜、番茄、萝卜、大蒜、鲜竹笋等。海产中的海带、紫菜、海蜇、藻类,伴有习惯性便秘者,要常吃香蕉、柿子、西瓜、香瓜、荸荠、蜂蜜、蜂乳,玉米粉等食物,黑木耳、银耳等。

  三、不适宜食物:

  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