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四环素牙

四环素牙

四环素牙简介:四环素是由金霉素催化脱卤生物合成的抗生素,毒性低,早在1948年即开始用于临床。1950年,国外有报道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牙着色;其后又陆续报道四环素沉积于牙、骨骼以至指甲等,而且还能引起釉质发育不全。在这方面,国内直至70年代中期方引起注意。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冰硼含片,万通炎康片,四环素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1.病史  6-7岁前曾接受过大剂量多次短疗程的药物(四环素类)治疗。

  2.临床表现  牙齿呈黄色\浅灰色或深灰色,一般前牙比后牙乳牙比恒牙的着色更明显。重者有牙釉质发育不全。

  3.鉴别诊断  用紫外光灯照射四环素牙可观察到激发荧光,可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鉴别。

  【临床表现】

  1.呈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则呈现明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渐由黄色变成棕褐色或深灰色。这种转变是缓慢的,并能为阳光促进,所以切牙的唇面最先变色。

  2.前牙比后牙着色明显;乳牙着色又比恒牙明显,因为乳牙的釉质较薄、较透明,不易遮盖牙本质中四环素结合物的颜色。

  3.牙着色程度与四环素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次数有关。一般认为,缩水四环素、去甲金霉素、盐酸四环素引起的着色比土霉素、金霉素明显。在恒牙,四环素的疗程数与着色程度呈正比关系,但是一个短期内的大剂量服用比长期给服相等的总剂量作用更大。

  4.四环素引起牙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都只在牙齿发育期给药才能显现出来。一般说来,在6~7岁后再给药,则不致引起令人注目的牙变色。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在牙的发育矿化期,服用的四环素族药物,可被结合到牙组织内,使牙着色。

  由于釉质和牙本质同时形成在一个基底膜的相对侧,所以同一次的剂量能在两个组织中形成黄色层;但在牙本质中的沉积比在釉质中要高4倍,而且在釉质中仅为弥散性的非带状色素。这是由于牙本质磷灰石晶体小,总表面积比釉质磷灰石晶体大,因而使牙本质吸收四环素的量远较牙釉质为多。又由于黄色层呈波浪形,似帽状,大致相似于牙的外形,所以一次剂量引起的着色能在一个牙的大部分表面看到;而长间隙重复的剂量并不出现间隔的水平着色。在牙着色的同时,还有骨组织的着色,但是后者可随骨组织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使着色逐渐去除;然而牙的着色都是永久的。此外,四环素还可在母体通过胎盘引起乳牙着色。


  四环素对牙的主要影响是着色,有时也合并釉质发育不全。由于四环素分子有螯合性质,可与牙组织形成稳固的四环素正磷酸盐复合物,此物质能抑制矿化的两上相,即核化和晶体的生长。

  四环素对牙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的影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四环素族药物本身的颜色,如:去甲基金霉素呈镉黄,土霉素呈柠檬黄色。

  ②降解四环素而呈的色泽,因为四环素对光敏感,可以在紫外线或日光下变色。

  ③四环素在牙本质内,因结合部位的深浅而使牙本质着色的程度有所不同,当着色带越靠近釉牙本质界时,越易着色,因而、在婴儿早期,形成外层牙本质时,用药影响最大。

  ④与釉质本身的结构有关,在严重釉质发育不全,釉质完全丧失时,则着色的牙本质明显外露;如果轻度釉质发育不全,釉质丧失透明度而呈白垩色时,可遮盖着色的牙本质,反而使牙色接近正常。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为防止四环素牙的发生,妊娠和授乳的妇女,以至8岁以下的小儿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控制饮用水中含氟量。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鉴别。

  遗传性乳光牙牙冠呈半透明乳光色,可为浅黄色,也可为棕黄色。釉质很易折失,特别是切牙切缘和磨牙的合面极易发生釉质折失,牙本质暴露。牙本质暴露后极易被磨损,表现为重度磨耗后的牙本质平面的出现。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口腔内窥镜

口腔内窥镜的出现,为口腔方面的检查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模式,当患者的病变景象展示在患者面前时,无需更多的描述或专业知识。患者也能理解治疗的迫切性。适用于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牙齿着色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7、家中是否有四环素牙患者?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四环素牙一般治疗

  1.可见光复合树脂修复法  可参照氟牙症的处理,但只能磨去唇侧釉质0.1mm或不磨牙,因为四环素着色主要在牙本质,若磨去过多釉质层,或甚至牙本质外露,不仅加重底色,且严重影响粘接牢固性。对于四环素着色严重的牙,由于遮色效果差,用该法也难以令人满意。

  2.脱色法  可试用于不伴有釉质缺陷者。可分外脱色法和内脱色法两种。

  (1)外脱色法:清洁牙面,用凡士林涂龈缘;将浸过30%过氧化氢液的吸药纸片贴敷于前牙唇面,与龈缘应留有少许距离;红外线或白炽灯照射10分钟;一疗程共5~8次。实验证明:外脱色法不能使牙本质上已着色的荧光带减弱,但肉眼观察牙色却有所改善,一般在0.5~1年后牙色又可复原。由于高浓度过氧化氢液,可使釉质酸蚀脱矿,呈白垩色,降低了釉质原有的透明度,使已着色的牙本质反映度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釉质再矿化;透明度增加,色泽又复原,此即所谓色泽反跳的重要原因。

  (2)内脱色法:即为脱色目的而行牙髓摘除术,按常规行牙髓摘除术后,将根管充填物降低至颈下2~3mm,脱色时在髓室中封入30%过氧化氢液或30%过氧化氧液与硼酸钠调成的糊剂。每3天换药1次,共约4~6次;当色泽满意时,用复合树脂充填窝洞。此法能有效地去除或改变原来结合在牙本质中的四环素含量,荧光水平明显降低,临床效果非常满意。对因职业关系,迫切要求美观而又不伴有釉质缺陷者,可试用此法。它的缺点是使活髓牙成为无髓牙。近期疗效虽可靠,其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四环素牙饮食原则

  四环素牙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避免饮用茶、咖啡、可乐、红酒、莓果类饮料、有色牙膏、漱口水等及食用深色食物,同时要避免吸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