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简介:恶性小汗腺汗孔瘤(malignant eccrine poroma)又称汗孔癌(porocarcinoma)发生于长期存在的小汗腺汗孔瘤(50%)但亦可原发。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康力欣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类似汗孔瘤,但也可表现为蓝色或黑色结节,斑块或溃疡性肿瘤。文献报告超过120例,平均年龄70岁,男女发病相等。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小腿(30%),足(20%),颜面(12%),大腿(8%),臂(7%)。有趣的是与汗孔瘤不同者,本病罕侵犯手掌(1例)和足跖部(8例),约20%发生局部转移,10%发生远处转移。如发生转移,死亡率为70%。

     二、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病因:

  1.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组织病理:在良性小汗腺汗孔瘤毗邻处见间变细胞具有大而染色深不规则形核,亦可见多核细胞,细胞内富含糖原,原发肿瘤的恶性细胞可限局于表皮或可扩展至真皮内,真皮内有一些游离的瘤细胞岛,由于表皮内有许多界限清楚的瘤细胞巢增生,所以表皮常有相当的棘层肥厚表皮及真皮细胞,巢中可见囊腔。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预防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鉴别诊断

  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检查

  1.大生化检查。

  2.血常规。

  3.组织病理: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可见于小汗腺汗孔瘤或纯粹表皮内小汗腺汗孔瘤毗邻处。

  在良性小汗腺汗孔瘤毗邻处见间变细胞,具有大而染色深,不规则形核,亦可见多核细胞,细胞内富含糖原。原发肿瘤的恶性细胞可限局于表皮或可扩展至真皮内。真皮内有一些游离的瘤细胞岛。由于表皮内有许多界限清楚的瘤细胞巢增生,所以表皮常有相当的棘层肥厚。表皮及真皮细胞巢中可见囊腔。

  皮肤转移时,表皮和真皮内均有很多瘤细胞巢,表皮中界限清楚的大小瘤细胞巢由增生的表皮鳞状细胞围绕,呈“湿疹样癌”样方式。真皮内某些瘤巢位于扩大的淋巴管内,提示肿瘤在皮肤淋巴管内扩散。由于肿瘤细胞的“向表皮性”,肿瘤细胞可侵入其上表皮。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一般治疗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1.肿瘤小者,可单纯切除。侵袭性恶性肿瘤特别是颜面部肿瘤可行Mohs显微外科手术。转移性肿瘤可试用维A酸(异维甲酸)和γ干扰素综合化学疗法。

  二、预后:

  1.本病罕侵犯手掌(1例)和足跖部(8例),约20%发生局部转移,10%发生远处转移。如发生转移,病死率为70%。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一般护理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饮食原则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饮食保健

  1.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