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嗽简介:子嗽是指“妊娠咳嗽”。指妊娠期中出现乾咳,多因平素阴虚,怀孕后血气又多聚于下部以养胎,阴精不能上承,肺阴亏损所致。如久咳不愈,可成痨嗽,称为“抱儿痨”。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妊娠咳嗽
- 胸部
- 无传染性
- 80%
- 妊娠期妇女
- 发作性咳嗽
- 肺热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咳嗽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中医科
- 中医药物治疗
- 2-4周
- 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 常见药品
- 羚羊清肺颗粒,祖卡木颗粒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子嗽症状诊断
本病乃妊娠后出现咳嗽症状,而无外感表证者,方可诊断为子嗽。
疾病病因:
子嗽疾病病因
多因阴虚火旺或痰火上扰,以致肺失清肃所致。
1.阴虚肺燥素体阴虚、肺阴不足,孕后血聚养胎,则阴血愈亏,胎火上扰,热灼于肺,肺失濡润,遂发子嗽。
2.痰火犯肺素体阳旺,孕后胎气亦盛,两因相感,火乘于肺,壅阻于肺,遂发子嗽。
疾病预防:
疾病鉴别:
子嗽鉴别诊断
1.阴虚肺燥妊娠咳嗽,干咳少痰或痰中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大便于结。苔薄舌红,脉细滑数。
2.痰火犯肺妊娠咳嗽,痰咯不爽,痰黏黄稠,面红口干。苔黄腻,舌质偏红,脉滑数。
疾病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子嗽辨证论治
子嗽中医治疗
子嗽-【分型治疗】
1.阴虚肺燥治法:养阴润肺,止咳安胎。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生熟地各12克天麦冬各10克川贝母9克百合9克白芍9克党参9克北沙参9克玄参9克桑叶12克苏梗9克生甘草6克。
加减:痰中带血者,加山栀10克、黄芩10克、白茅根15克;胎动不安者,加芋麻根9克、南瓜蒂2枚。
2.痰火犯肺治法:清金化痰,止嗽安胎。
方药:清金降火汤加减。
黄芩9克杏仁9克川贝9克全瓜萎12克橘红9克桔梗6克桑叶12克清炙批把叶12克(包)。
加减:腰酸者,加川断12克、杜仲12克、菟丝子10克。
【中成药】
1.川贝批把叶膏每日2次,每次1匙。
2.参贝北瓜膏每日2次,每次1匙。
3.祛痰灵每日2次,每次1支。
【简便方】
1.川贝母6克、冰糖适量,放入去核的梨中蒸服。
2.白木耳30克、冰糖60克,文火炖服。
疾病护理:
子嗽一般护理
子嗽护理
【注意事项】
1.本病因咳嗽发生于妊娠期间,须注意胎孕情况,治疗必须止嗽与安胎并举。遇腰酸胎动不安者,须加补肾固腰安胎之品,如川断、杜仲、菟丝子、乞麻根、南瓜蒂等。而对过于降气、豁痰、滑利等碍胎药物必须慎用。
2.本病系因妊娠期阴虚、痰火及胎火上找所致,食物宜清淡、凉润,忌服辛燥酸辣之品,以免耗伤肺阴。
《女科百问》第六十九问“妊娠而嗽者,谓之子嗽。”又名子呛、妊娠咳嗽。多因孕后血聚养胎,阴虚火动,或痰饮上逆,外感风寒所致,由于肺气失宣,气机不畅,发为咳嗽。阴虚火动者,兼见潮热颧红,短气乏力,治宜滋阴清热,用麦味地黄丸加减;痰饮上逆者,兼见咳嗽痰多,胸闷心烦,治宜理气化痰,用二陈汤加减;外感内寒者,咳嗽而兼鼻塞流涕,发热恶寒,治宜解表宣肺,用杏苏散。
疾病饮食:
子嗽饮食原则
子嗽饮食保健
子嗽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食物宜清淡、凉润,忌服辛燥酸辣之品,以免耗伤肺阴。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