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便秘简介:婴儿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种常见病症,指大便干燥,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消化不良是婴儿便秘常见原因之一,一般通过饮食调理可以改善。饮食调理包括,改吃不含棕榈油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腹部
- 无传染性
- 婴儿
- 乏力,肛门疼痛,肠蠕动减慢
- 常见药品
- 乳果糖口服溶液,首荟通便胶囊,便秘通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粪便干结:
患儿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坚硬,有排便困难和肛门疼痛。有时粪便擦伤肠黏膜或肛门引起出血,而大便表面可带有少量血或黏液。
因粪便停留于肠道内过久还可反射性地引起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不振、乏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
长期摄食不足,可发生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若粪便在直肠停留过久可使局部发生炎症,有下坠感。有时便秘患儿常有便意却不能排净,使便次增多。严重便秘,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粪的周围不自觉地流出肠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便秘是引起肠绞痛的常见原因。
2、腹胀、腹痛:
自觉腹胀及下腹部隐痛、肠鸣及排气多。偶见严重便秘患儿常突然腹痛,开始排出硬便,继之有恶臭稀粪排出,中医称之为“热结旁流”。
3、直肠垂脱:
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或直肠脱垂。
二、诊断
应详询病史及大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疾病病因:
①食物搭配不合理
如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发酵过程微弱,大便较干燥。不少孩子都有偏食的毛病,喜欢吃鱼肉类,不爱吃水果、蔬菜。由于食物中纤维素少,当然易便秘。人工喂养婴幼儿,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类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易发生便秘。
②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自幼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定时排便。孩子贪玩,有意识抑制便意,时间久了,肠末稍神经对粪便刺激敏感度下降,粪便久存于直肠,水份被吸收变干硬,当然难于排出。
③精神因素的影响
孩子受到突然精神刺激,如惊吓,或生活环境改变等,可出现暂时的便秘现象。
④ 疾病
某些疾病可引起便秘如肛门狭窄或先天性肌无力等。
新生儿(指出生后不满28天)便秘的原因大多为:
1.人工喂养:
牛奶经消化所含的皂钙较多,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便秘。
2.乳量不足:
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呕吐较多,或进食补液的小儿可引起暂时性的无大便。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这样易引起便秘,还可同时伴有吐奶。只要小儿体重不下降,呕吐和便秘的现象都是正常的。
3.外科性疾病:
可能的畸形包括肠道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肿瘤压迫马尾部神经等,这些疾病常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胀的现象,需及时诊治。
4.值得注意的:
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温度计刺激,因为可引发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吃母奶的小孩,由于母奶吸收较完全,大便量较少,有些婴儿反而会好几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随吃随解。所以,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断新生儿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观察大便性状,如果性状正常,几天不大便也属正常。
5.正常新生儿的大便什么样:
母乳喂养的小宝宝的大便是黄色或金黄的,稠度均匀,药膏状,可有小颗粒,偶尔稍稀薄,可以带少量绿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较多,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糖类较多,在肠道中发酵,使得大便柔软,并且含有很多的泡沫,可以使大便的次数增多。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若以牛奶喂养为主,大便为淡黄,质地可以较干燥,可有明显的臭味,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时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块,这是因为牛奶中含大量络蛋白,消化时易于与钙结合形成皂钙的缘故。
6.婴儿(指出生未满1岁的小儿)便秘的原因是:
1)食物中所含的纤维少:
引起大便干结,可适当添加蔬菜类食物。
按时排便的习惯没养成:小儿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也易引起便秘,所以要每日定时训练排便,建立一定的排便条件反射,这样才能养成排便的好习惯。
2)精神因素:
如果小儿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小儿易引起便秘,但此类小儿还伴有其他表现。另外,便秘如有家族史,或家族性的肠道过长,也会造成便秘发生,这可能与遗传有关。
⑤配方奶粉不耐受(即对配方奶粉里的营养素消化不良)
相对于母乳,便秘和排便困难在配方奶喂养的婴儿中更为大便干燥常见,且多见于对普通配方奶粉中的牛奶蛋白和棕榈油消化不好的婴儿。这是因为:婴儿肠道内一些消化酶分泌不足,肠道蠕动不规律,正常的肠道菌群还未建立,消化能力相对弱。母乳容易消化,而普通配方奶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的牛奶蛋白,比母乳难消化。另外,奶粉中的棕榈油还会在肠道中会和钙结合形成钙皂,导致大便干结,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
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生理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疾病预防:
首先,父母要帮助孩子纠正便秘,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运动,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2.按时让孩子大便,以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3.多给孩子饮水,每顿饭都要吃蔬菜,每日吃水果。
这些方面全做到了,却仍然不能解决便秘问题,不妨可作两种粥,让孩子食用,看其效果如何。
一、香蕉冰糖粥:
取香蕉3条,糯米,冰糖。将糯米淘洗净,香蕉去皮,切段,两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冰糖化开,让孩子经常食用,可起到润便,补虚的作用。
二、红薯粥:
取红薯,大米,少量白糖。将红薯洗净切块,与大米一起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稠状烂粥,加入白糖,早晚让小儿温热食用,因为冷后再吃易引起胃部泛酸。常吃可起到健脾益胃、通大便的作用。
疾病鉴别: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消化道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疾病检查:
1.胃肠X线钡剂造影
可根据钡剂在胃肠道内运行的情况,了解结肠的运动功能状态,区分张力减退性便秘和痉挛性便秘,并可及时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肿瘤,结核等。
2.直肠镜
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这几种检查可直接了解肠黏膜状态,由于便秘,粪便的滞留和刺激,结肠黏膜特别是直肠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性改变,表现为充血,水肿,血管走向模糊不清,此外,在痉挛性便秘可见到肠管的挛缩性收缩,肠腔变窄。
3.肛管直肠测压术
肛管直肠测压术是儿科常用的一种了解直肠肛门功能障碍的技术,遇有严重便秘的患儿可用测压术确定直肠扩张时的阻力,肛管的静息紧张度,肛门随意肌收缩的强度以及病儿对直肠扩张的自我感觉,并可对肛门括约肌反射做出评价,注意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来操作,以免对结果判断错误,根据Karen对慢性便秘患儿的肛门直肠和远端结肠动力学研究,几乎全部病例都有功能异常。
4.肌电图
对盆底肌和肛外括约肌进行肌电图观察是评价慢性便秘的有用方法,正常人休息时盆底横纹肌的张力维持紧张状态,应用体表皮肤电极探测,全部正常小儿排便时肛外括约肌张力下降,而便秘患儿仅42%有耻骨直肠肌或肛外括约肌出现肌电活动下降。
5.X线排粪造影
近年来由于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检查法的临床应用,可对肛门括约肌和肛门直肠作静态及动态观察,并可快速摄片(每秒2~4张),连续观察排粪动作全过程,发现有些便秘是由于出口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如直肠套叠,直肠前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这些梗阻都是临床及内镜检查难以发现的,实际上不属于习惯性便秘的范畴。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婴儿便秘一般治疗
1.人乳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橘子汁(应用新鲜橘子挤汁,市售瓶装橘汁开瓶后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时,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天60~90ml,也有帮助。
2.人工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可避免便秘。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橘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肠蠕动。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在1~2周岁,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天牛奶量500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如红薯、胡萝卜及蔬菜。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营养不良小儿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好转后,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渐通畅。
3.训练习惯
排大便是条件反射性运动,小儿经过训练能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一般3个月以上婴儿可开始训练,乳儿在清晨喂奶后由成人两手把便,或坐盆或坐排便小椅,连续按时执行0.5~1个月即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亦应使其按时上厕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药物
(1)酚酞(phenolphthalein果导):
每次3mg/kg,睡前服,服药后6~8h发挥作用。由于少量吸收后有肠肝循环,故其作用有时可维持3~4天。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2)液状石蜡:
每次0.5ml/kg,睡前口服,用药后6~8h生效。长期服用可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磷吸收障碍。
(3)镁乳:
每次0.5~1ml/kg,睡前口服。
(4)甘油栓:
小号1.33g适用于婴幼儿,大号2.67g适用于儿童,塞入肛门,为轻刺激性导泻药,用药后数分钟即可排便。
(5)甘油/氯化钠(开塞露)(含山梨醇,甘油或硫酸镁):
婴幼儿用每支5ml,儿童用每支10ml,先用少许涂润肛门,然后徐徐插入肛门将药液挤入,数分钟内即排便。
(6)简易方法:
在家可戴橡皮手套用小指蘸少量液状石蜡(石蜡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门通便。
(7)灌肠法:
用1%~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其温度与室温接近,每次量:<6月50ml,~1岁100ml,~2岁200ml,~7岁300~400ml,7岁以上400~800ml。灌肠法刺激性较强,非特殊需要不采用。
婴儿便秘辨证论治
中成药:
1、枳实导滞丸:
用于食积便秘。
2、麻仁润肠丸:
用于燥热便秘。
3、木香槟榔丸:
用于气滞便秘。
4、补中益气丸:
用于气虚便秘。
5、桑椹膏:
用于血虚便秘。
疾病护理:
婴儿便秘一般护理
(1)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2)保证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和充足的水分摄入。
(3)进行适当的运动。
(4)提供隐蔽环境。
(5)协助病人采取最佳的排便姿势,以合理地利用重力和腹内压。
(6)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顺结肠走行方向作环行按摩,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7)指导或协助病人正确使用简易通便法,如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
(8)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缓泻剂,但应告之病人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危害,即会使肠道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甚至造成病人对药物生理、心理上的依赖。
(9)必要时予以灌肠。
疾病饮食:
婴儿便秘饮食原则
1、润肠食品
吃奶的婴儿便秘时,可加滑肠食品,如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等。
2、辅食
正在断奶期内的婴儿便秘时,可增加辅食,除了高营养的蛋类、瘦肉、肝和鱼类外,还要增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及粥类,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
3、蜂蜜
民间也有使用蜂蜜通便。其实蜂蜜必须用凉水冲兑才有效,温热水无效。
但是,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不宜过早给婴幼儿喝蜂蜜。这是因为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家长往往不确定孩子是否是过敏体质,是否对某些物质(如海鲜、花粉等)过敏。蜂蜜里含有花粉,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给孩子喝蜂蜜就容易造成过敏,甚至引发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因此,最好等孩子大些了,确定孩子不会对花粉过敏后再给孩子服用蜂蜜。
4、五谷杂粮
大些的孩子便秘时,可增加一些五谷杂粮,如标准粉、薯类、玉米、大麦等,油脂类食物、凉开水也都有助于便秘预防治疗。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