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长神经卡压症简介:胸长神经起源于颈5,颈6,颈7神经根,支配前锯肌。该神经卡压极少引起医师关注。作者在研究肩胛背神经解剖时,发现大多数肩胛背神经在颈5神经的起始与胸长神经的颈5神经起始合干,合干部分穿经中斜角肌的腱性起源和腱性纤维环,从而想到起源于颈5神经的胸长神经也可能与肩胛背神经一起受到卡压。胸长神经受到卡压将产生临床症状有颈部、背部均有明显的压痛点,而且按压背部的压痛点可诱发前臂内侧及手指发麻,患者诉左胸前不适、刺痛,左侧胸壁及腋下不适,有从背后痛到心前的感觉。做颈部局部封闭后,患者全部症状消失。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胸部 周围神经系统
- 无传染性
- 50%
- 颈5神经根受卡压者
- 背部有隐约麻痛不适,胸痛,胀痛
- 心绞痛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骨科,针灸科
-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理疗
- 1-2个月
- 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 前锯肌肌力试验,骨显像
- 常见药品
- 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三七伤药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患者可能有颈部不适和颈椎病病史。
(2)胸前壁、胸侧壁和腋下不适,有胀痛、针刺样痛,如在左胸壁,酷似心绞痛。
(3)如合并肩胛背神经卡压,患者可能诉有从背后一直痛到心前的感觉。
(4)心内科检查资料不支持心绞痛。
二、体征
(1)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下压痛显著。
(2)叩击胸前可能诱发胸前刺痛。
(3)合并肩胛背神经卡压时有肩胛背神经卡压的体征。
三、诊断
于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点上下压痛最显著点,用0.25%布比卡因2~3ml局部封闭,全部症状消失。
患者有胸前不适、刺痛,排除了心脏的疾病,颈部痛点局部封闭后症状消失时,要高度考虑胸长神经卡压的可能。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胸长神经的卡压常仅发生在起源于颈5神经根的胸长神经,亦即是颈5神经根受卡压所致。
二、发病机制
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前锯肌的作用是使肩胛骨外展、外旋。在前推运动中,前锯肌牵拉肩胛骨向外远离脊柱,并使其紧贴胸壁。前锯肌麻痹时,上肢外展可能受限,外展不能超过头部。作者在临床上诊断的胸长神经卡压无一例上肢运动受限,这是因为这些患者的胸长神经卡压仅仅发生在起源于颈5神经根的胸长神经,起源于颈6、颈7神经根的胸长神经并没有卡压,所以未见到有因胸长神经卡压而引起的肩外展功能障碍。肩胛背神经和颈5神经根的胸长神经在起始部常常合干,所以两者常常一起被卡压,两者同时卡压的临床特点是患者有从背后痛到胸前的感觉,有时还可能合并颈5神经根卡压,如同时还有肩部的不适,可能诊断会更明确一些。
疾病预防:
一、预防
胸长神经卡压症是一种与现代生活和工作条件密切相关的病症,完全可以预防,而且预防的方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尽量避免长时间体位处于僵持,避免体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并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工作一段时间,就活动活动肢体,做一些放松的动作。
疾病鉴别:
1.心绞痛 左前胸的疼痛必须和心绞痛鉴别,做有关心脏的检查,必要时请心内科专家会诊。
2.胆绞痛 患者有右前胸的不适和疼痛时应想到胆囊、胆道的疾病,注意腹部体征和胆道病史,不难排除。
疾病检查:
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胸长神经卡压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颈部痛点局部封闭,颈部理疗。
2.手术治疗 颈5、颈6神经根松解,肩胛背神经和胸长神经合干松解,如合并TOS,则切断前、中斜角肌和小斜角肌。
二、预后
作者诊治过16例胸长神经卡压症患者,其中10例合并肩胛背神经卡压,4例合并TOS,2例为单纯胸长神经卡压。10例合并肩胛背神经卡压的患者有6例保守治疗,其中4例经3~4次颈部局部封闭症状消失,2例效果不佳后改手术治疗。共有10例手术治疗,其中4例合并TOS的患者术后胸前不适、疼痛均消失,但有3例背部一直仍感不适,1例较术前为重。现仍在间断做颈部局封治疗。
2例单纯性胸长神经卡压患者中,1例经保守治疗,做3~4次颈部局部封闭治疗后症状消失;另1例手术治疗,做颈5神经根松解及肩胛背神经与胸长神经合干松解,术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疾病护理:
胸长神经卡压症一般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疾病饮食:
胸长神经卡压症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