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简介:眼皮下垂,又称上睑下垂,是指提起上眼睑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以致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当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眼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以上。提上睑的肌肉有提上睑肌和Müler氏肌,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Müler氏肌受颈交感神经支配,当这二个肌肉的功能不全或丧失时,就会出现上眼皮下垂。上睑下垂轻者可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则全部瞳孔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而且还影响视力,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常要紧缩额肌,皱额耸眉以提高上睑位置,严重时则必须仰头甚至用手指抚起上睑才能视物。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维生素B1片,溴新斯的明片,软性亲水接触镜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主要的症状是上睑不能上提,患者常紧缩额肌、皱额、耸肩以助提睑,重者需仰头视物。如为儿童,并且下垂超过瞳孔时,常可造成患眼弱视。

  二、诊断

  1、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上睑下垂按其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一、先天性上睑下垂为提上睑肌残缺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出生后即有,多为双侧性,常有遗传因素。如果是提上睑肌残缺所引起的上睑下垂,则通常表现为单纯性上睑下垂,如果是因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的,则常常合并有其它眼部异常,如内眦赘皮、小睑裂、斜视等。

  二、后天性上睑下垂按其病因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由动眼神经或神经核受损所致,通常为单侧性,常伴有眼球运动障碍,有时有复视。

  2、交感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为交感神经麻痹的部分症状,多见于颈部手术、外伤与甲状腺患者。表现为上睑轻度下垂、下睑位置略高形成小睑裂、眼球后陷、瞳孔缩小,构成Horner氏综合症。

  3、肌源性上睑下垂:常见于重症肌无力及进行性眼外肌麻痹,重症肌无力引起的上睑下垂,其程度随着疲劳而加重,晨起时轻,晚间疲劳时加重,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明显改善。

  4、机械性上睑下垂:由于眼睑本身的病变,如肿瘤、淀粉样变、严重沙眼、炎症水肿、外伤、组织增殖(象皮病)等所致。除直接破坏提上睑肌外,还由于病变使眼睑肥大,导致机械性下垂。另外有一种原因不明的上睑下垂,即老年肌病性上睑下垂,为原发性肌肉萎缩所致,且为双侧性,年老女性多见。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上睑下垂大多数为先天性,也有遗传性,有时可与内眦赘皮、小睑裂、眼睑狭窄、斜视等同时存在。有些上睑下垂是后天形成的,多为单侧性,系外伤、病后肌肉或动眼神经损伤所致。因此要注意防止眼部外伤。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1、鉴别诊断

  要和重症肌无力或交感神经性下垂者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眼睑检查

眼睑检查是眼科检查的一种,对于那些屈光不正(双眼视力在未经矫正的情况下,或矫正不正确时,视力不正常)更应该进行这项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上睑下垂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1、主要是防止视力减退和改善外貌,应针对原因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应早期手术矫正。尤其单侧下垂遮挡瞳孔者更应争取早期手术,以防形成弱视。肌源性或麻痹性上睑下垂可用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1或新斯的明,提高肌肉的活动功能。久治无效时再慎重考虑手术。

  2、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有:①增强上睑提肌的力量,如缩短或徙前肌肉。②借助额肌或上直肌的牵引力量,开大睑裂。可根据病情及各肌肉力量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上睑下垂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1、药物调养

  祖国医学认为,对本病的治疗,属先天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者,当以温补脾肾为主。后天性者,属脾虚中气不足,当以升阳益气为主。

  常用验方:

  (1)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9克,枸杞9克,肉桂9克,杜仲12克,人参9克,白术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宜先天性上睑下垂)。

  (2)黄芪15克,党参9克,白术12克,陈皮9克,当归9克,升麻6克,柴胡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宜后天性上睑下垂)。

  2、针灸调理

  主穴取攒竹透睛明,鱼腰透丝竹空,太阳透瞳子髎,并配用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按摩调养

  用食指或中指在阳白、丝竹空、瞳子髎等眼睛周围的穴位进行适度搡压,以耐受为宜,每次5~10分钟,隔日1次。

  4、贴敷调养

  取芙蓉叶、生地黄各等分,鸡蛋清适量。将前2味药捣碎研末,加入鸡蛋清调拌匀,敷贴上眼睑(适用外伤引起的上睑下垂初期)。

  5、电刺激法

  取眶上神经与面神经刺激点(位于耳上迹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即面神经的分布点),眶上神经接负极,面神经接正极。每次20分钟左右,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5天,再行第二疗程。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上睑下垂一般护理

  1、如果是重度上睑下垂,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就应该早期手术。

  2、如果是中至轻度下垂不影响孩子视力的发育可于3-4岁时检查孩子的视力并决定手术时机。

  3、在不影响孩子视力发育的情况下选择学龄前手术,以免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4、选择成人后美容手术。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上睑下垂饮食原则

  一、上睑下垂食疗方:

  中医称本病为“―仁胞下垂”,临床可分为命门火衰、脾阳不足和脾虚失运、中气不足两个证型。

  1、命门火衰、脾阳不足型,症见自幼双眼上胞下垂,无力抬举,视物时仰首举额张口,或以手提睑。治宜温肾阳,益化源。

  2、脾虚失运、中气不足型,症见上胞下垂,晨起病轻,午后加重。症重者,眼珠转动不灵,视一为二,并有周身乏力,甚至吞咽困难等。治宜升阳益气。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