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瘘简介:由于外伤或外科手术损伤涎腺或涎腺导管造成涎液外流者,称为涎瘘,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有小瘘口,时有清亮唾液流出。 本病主要原因为损伤,多发生在腮腺及其导管部,手术治疗方法,治愈率高。涎腺区损伤后的清创缝合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口
- 无传染性
- 70%
- 成年人
- 流涎,流口水,腮腺区肿大
- 化脓性腮腺炎
- 常见药品
- 丁硼乳膏,丁硼乳膏,康复新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相当于腺体或导管部位的皮肤上可见到点状瘘管口;
2.流出透明的液体,进食时增多。
二、诊断
1.外伤或外科手术史;
2.颜面皮肤小瘘口,垂液流出,与进食有关;
3.导管内注入亚甲蓝可从瘘口溢出。
疾病病因:
一、病因
1、腮腺区曾有严重挫裂伤之外伤史。
2.腮腺区或面颊部的深在切割刀伤史。
3.颊部、腮腺部、颞下颌关节手术,均可损伤及其导管,而导致涎瘘的发生。
疾病预防: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注意劳动保护、交通安全,防止颜面部外伤。遇颜面部损伤病例,尤其在涎腺区,应良好的清创缝合,可避免本病的发生。对涎痿手术后,禁食酸性食物,值得患者切记。
疾病鉴别:
腮腺腺体瘘发生于耳垂至下颌角之间时应与第一鳃裂瘘鉴别,后者系先天性鳃裂畸形,其病史长,分泌物为皮脂样或豆渣样物,易反复感染而为稀薄脓液,但分泌量少,与进食无关,患者亦无该区手术或外伤的历史。
疾病检查:
一、检查:
1、对较小的腺体瘘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比较大的腺体瘘或导管瘘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涎瘘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抗胆碱药和加压包扎;
2.手术治疗(详见涎瘘整复术)。
3.腺体瘘轻型病例以口服阿托品和加压包扎为主;
4.腺体瘘普通病例以口服阿托品和瘘管封闭术疗效较佳;
5.导管瘘可手术整复,陈旧性涎瘘常需诞腺外科治疗。
6.继发感染病例应采用抗生素,对症等综合治疗。
二、治愈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瘘管闭合。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瘘管口缩小。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瘘管存在。
疾病护理:
涎瘘一般护理
一、护理
1 加强病人饮食指导,鼓励多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2. 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合理输液和补充电解质。
3.一般护理:作好心理护理,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4.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渗血等。
5.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疾病饮食:
涎瘘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1.注意避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及时的治疗龋齿、牙周炎等口腔问题。
2.避免受凉、劳累,适量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免继发感染。
3.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油炸煎烤类食物,避免抽烟喝酒。
4.保持饮食清淡,但需要注意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