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淋巴管瘤简介: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常见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结构可分为毛细管型、海绵状型及囊肿型三类,毛细管型由淋巴管扩张而成,此扩张的淋巴管内含有淋巴液;海绵型者淋巴管扩张更为严重呈多个囊腔状;囊肿型淋巴管瘤则由扩张更加严重的淋巴管构成,其扩张形成多房性较大囊腔,囊腔内充满淋巴液,故此型又称囊状水瘤。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囊状水瘤
- 口
- 无传染性
- 20%
- 儿童及青少年
- 巨口,面肌及颈肌紧张,结节
- 巨舌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有
- 口腔科,肿瘤科
-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 1-2年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 颅脑MRI,颌面部检查
- 常见药品
- 依托泊苷软胶囊,复方环磷酰胺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毛细管型
1.皮肤或粘膜上有小的圆形囊性结节状或点状病损,外观呈“蛙卵”状。
2.无色、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缩性。
海绵型
肿物状似海绵,表现为受侵组织的肥大畸形,如巨舌、巨唇等。
囊状水瘤 多位于颈部锁骨之上,柔软有波动,皮肤色泽正常,体位移动试验阴性。
二、诊断
1.瘤体外观特征(巨舌、巨唇、“蛙卵”状等)。
2.深部之淋巴管瘤为柔软包块,无压痛,无压缩性,穿刺能吸出淡黄色液体。
3.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疾病病因:
1.淋巴管发育畸形
2.先天性,生长缓慢的肿块,常有继发感染史。
疾病预防:
预防
本病系先天性,生长缓慢的肿块,常有继发感染史。故孕妇妊娠期注意防止有害因素影响。患者避免感染加重病情。
疾病鉴别:
应与鳃裂囊肿相鉴别
1.囊状水瘤常见于婴幼儿,肿块较鳃裂囊肿要大,穿刺物为透明、淡黄色水样液体,此特点可与鳃裂囊肿相鉴别。
2.海绵状血管瘤发生于颈侧区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时易与鳃裂囊肿混淆,浅表位置者表面皮肤呈蓝色,位置深在者无色泽变化,但血管瘤多有压缩性,或可扪及静脉结石,低头时肿瘤增大等特点。穿刺为血液,此为最重要的鉴别点。
疾病检查:
1.对于毛细管型和海绵型诊断较易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囊状水瘤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C”。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颌面部淋巴管瘤一般治疗
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
2.可辅助使用低温、镭射等治疗手段。
淋巴管瘤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外科技术切除,对范围较大的肿瘤可分期切除,海绵状淋巴管瘤可用奎宁乌拉坦注射,毛细管型对低温或镭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还不够理想,囊状水瘤宜争取早期手术,颈部囊状水瘤由于胚胎发育关系常包绕颈部重要血管和神经,术前应在思想上、技术上作好准备。
疾病护理:
颌面部淋巴管瘤一般护理
术后护理:
A、让病人平卧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给予维生素C、复方维生素B及抗菌素。
B、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水肿情况。
C、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内分泌物,注意观察舌、口底水肿情况。
D、术后1周内进全流食,以后改为半流食。
E、术后3-5天限制患者讲话,减少舌活动。
F、每日口腔护理2次。给予漱口水含漱。
疾病饮食:
颌面部淋巴管瘤饮食原则
颌面部淋巴管瘤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海带紫草牡蛎肉汤:
海带50克,紫草10克,牡蛎肉250克。将海带用水发胀、洗净切细丝,放水中煮至熟软后,再放入紫草牡蛎肉同煮,食盐、油适量调味即可食用。
2、山药杞子炖牡蛎肉:
淮山药30克,枸杞20克,牡蛎肉10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枸杞洗净拣去杂质,牡蛎肉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放水适量,放入姜丝、油、食盐适量,煮沸后转文火炖30分钟。即可食用。
3、海带猴头菇汤:
干猴头菇30克,海带50克。将海带用清水浸泡,洗去咸味,切成条状。取猴头菇洗净,温水泡开,切成块,然后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汤,沸后加入油、上等鱼露、蒜、葱少量,再煮片刻即可服用。
颌面部淋巴管瘤患者饮食宜忌
1、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2、宜多吃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
3、忌烟酒。
4、辛辣刺激食品,比如公鸡、鲤鱼、海鲜、虾、羊肉、狗肉具有发性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