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自身免疫性孕酮性皮炎

自身免疫性孕酮性皮炎

自身免疫性孕酮性皮炎简介:自身免疫性孕酮性皮炎(autoimmune progesterone dermatitis)是一种慢性、泛发性类似疱疹样皮炎的特征性水疱大疱性疾病,本病是Shelley等在1964年最早报道。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他克莫司软膏,左炔诺孕酮片,甲泼尼龙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损害可持久存在,但随着妇女月经周期规律性加重和缓解,皮损有时可能呈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或汗疱疹样多形性损害。部分患者在皮损发生前有使用人工黄体酮的经历,部分患者在正常妊娠后发病。皮疹常在月经前5~10天发生,在月经后可自行消退,在下次月经前又可再发。部分患者可发生自发性流产。本病可表现为荨麻疹,全身泛发风团,自觉瘙痒,并常伴喉痉挛。也可发生丘疹性荨麻疹或丘疹水疱性、湿疹样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可有口腔溃疡。损害位于胫骨前部和背部呈半月形松弛性水疱,水疱位于红斑性基础上,水疱破裂导致结痂和增生性色素减退性瘢痕。

    二、诊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与内分泌变化特殊规律,结合黄体酮皮内试验阳性可确定诊断。

  1.根据患者多在月经前5~10天发病及临床表现,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2.用0.01ml黄体酮悬液(50mg/ml)作皮内试验可确定诊断。皮试阳性可速发(30min内)或迟发(24~96h)。

  3.肌注或口服黄体酮可诱发本病。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可能是人体对黄体酮的自体敏感所致,患者常在月经前1周到10天病情加重,也可以用口服20mg黄体酮7h后激发皮损的发作。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多认为是发生自身孕酮的免疫反应。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1.增加户外活动,先接受小剂量紫外线照射,逐渐增加光照量,以逐步提高机体对光线照射的耐受能力,谨防突然长时间强烈日光暴晒。若外出旅游,最好戴上宽边防护帽,或用遮阳伞遮挡,并应穿浅色长袖衣衫。

  2.外出回家后用清水洗脸。注意洗脸要用凉水,不用碱性大的肥皂。注意保湿,皮肤敏感的人可以用医院的制剂比如:硅霜、维生素E乳护肤。

  3.不要用含水量光感物质较多的化妆品,如不纯的凡士林、劣质的芳香护肤品。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定夺检查事项。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自身免疫性孕酮性皮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复方雌激素制剂治疗本病可控制部分患者病情。卵巢切除术也是治疗方法之一。

  1.常用药物是口服避孕药,可抑制排卵,从而降低孕酮水平。

  2.达那唑或他莫昔芬也有一定疗效。部分病例可自行缓解。

  3.卵巢切除术可治愈本病。

  二、预后

  损害可持久存在,但随着妇女月经周期规律性加重和缓解。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自身免疫性孕酮性皮炎一般护理

  1. 饮食上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补充维生素的摄入量,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避免吃含有性激素的食物。

  2.注意避免熬夜,避免情绪变化大,避免劳累。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自身免疫性孕酮性皮炎饮食原则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