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简介:隐翅虫(paederus)是一种甲虫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分布于世界各地,常栖息于草木或石下,以8~9月间活动最甚,昼伏夜出,在灯下飞行。虫体内毒液污染皮肤,即可引起急性皮炎,疼痛剧烈,重者可出现全身反应。皮损为红斑、脓疱,呈条状、点状及片状,以条状(一条或多条)或不规则排列小脓疱,极似皮肤被竹签刺伤后继发感染所致的形态。根据临床表现及重要特点可以诊断。可用达里波液,0.05%依沙吖啶(利凡诺)冷湿敷治疗。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曲咪新乳膏,乳酸依沙吖啶溶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皮损为红斑、脓疱,呈条状、点状及片状,以条状(一条或多条)或不规则排列小脓疱,极似皮肤被竹签刺伤后继发感染所致的形态。点状者约如绿豆或稍大的鲜红色丘疹及斑块,表面亦可有小脓疱,孤立散在或数个排列呈条状或簇集成群。多侵及颜面部,次为颈部,上、下肢及躯干,阴部皮肤亦常被累及,片状损害以阴囊多见,边缘境界不清。

  少数皮损范围广,炎症较著患者,常伴头痛、头昏及发烧等全身症状,浅表淋巴结可肿大。患者常自觉有剧烈灼痛及灼痒感。一般1~2周内痊愈,愈后遗色素沉着或减退斑。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重要特点可以诊断。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当人体拍打将虫体击伤,虫体内毒液污染皮肤,即可引起急性皮炎,疼痛剧烈,重者可出现全身反应。

  二、发病机制

  虫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pH 1~2)毒液,当人体拍打将虫体击伤,毒液污染皮肤,即可引起急性皮炎,疼痛剧烈,重者可出现全身反应。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虫体,装置纱窗、纱门,防止昆虫飞入。虫接触人体皮肤时,切勿在皮面上将虫拍死,或挤碎虫体。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根据好发季节(每年的6~9月份)及典型临床表现(皮损多于早上起床后发现,发病部位以面、颈、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作出诊断,若发现隐翅虫,则可确诊。 本病需与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脓皮病等进行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颅脑CT检查

颅脑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头颅CT是一种检查方便,迅速安全,无痛苦,无创伤的新的检查方法,它能清楚的显示颅脑不同横断面的解剖关系和具体的脑组织结构。因而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总体上讲,CT对人体硬组织的显像要比软组织的更好。头颅CT检查对于颅内、颅骨、头皮的大部分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包括外伤、肿瘤、炎症、血管病变、中毒、变性和代谢性疾病等)。

2.颅脑MRI检查

颅脑MRI检查是对脑部进行MRI检查,用于观察脑部有无病变,能明确该患者是否由脑结构改变所致,颅内肿瘤常引起癫痫,MRI对脑内低度星形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动静脉畸形和血肿等的诊断确认率极高。

3.涂片

涂片是检测血液中或者组织中的包括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病原体的一种检查方法。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水疱、脓疱、伴痒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隐翅虫皮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与一般接触性皮炎相同,收敛,干燥。抗感染,可用达里波液,依沙吖啶(0.05%)冷湿敷,虫爬过的皮肤及早用肥皂水或酒精擦洗,或涂10%~20%稀氨溶液(氨水)。

  二、预后

  一般1~2周内痊愈,愈后遗色素沉着或减退斑。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隐翅虫皮炎一般护理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发物。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隐翅虫皮炎饮食原则

  1、隐翅虫皮炎食疗方:

  中药治疗。急性期宜渗湿清热祛风,可用消风散或龙胆泻肝汤;慢性期以健脾燥湿为主,可用除湿胃苓汤或归脾汤。

  2、隐翅虫皮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辛辣刺激、酒类、海鲜类发物、牛羊狗肉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