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部疖痈简介:面部皮肤是人体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又是人体暴露部分,接触外界尘土、污物、细菌机会多,也易招致损务,因此而引起的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疖(furuncle),其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者称痈(carbuncle),其病变波动及皮肤深层毛囊间组织时,可顺筋膜浅面扩散波及皮下脂肪层,造成较大范围的炎性浸润或组织坏死。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疖,痈
- 面部 皮肤
- 无传染性
- 70%
- 中青年人
- 高热,蜂窝组织炎,淋巴结肿大
- 脉管炎,败血症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五官科,皮肤科,中医科
- 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
- 2-4周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2000元)
- 常见药品
- 酞丁安搽剂,酞丁安乳膏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疖初起为皮肤上现出红、肿、痛小硬结,成锥形隆起,有触痛;随即硬结顶出现黄白色脓头,周围为红色硬盘,病员自觉局部发痒、烧灼感及跳痛;以后脓头破溃,排除少许脓液后疼痛减轻,或其顶端形成一个脓栓,与周围组织分离而脱落,炎症逐渐消退,创口自行愈合。病程中除引流区淋巴结可伴肿胀外,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疖若处理不当,如随意搔抓或挤压排脓,热敷,药物烧灼腐蚀以及不恰当的切开等,都可促使炎症扩散。位于上、下唇、鼻部的疖,因其位于颜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可骤然恶化,局部红、肿、痛范围增大,伴发蜂窝组织炎或演变成痈;甚至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痈好发于唇部(唇痈),上唇多于下唇,男性多于女性。感染的范围和组织坏死的深度均较疖严重并伴剧烈的疼痛。当多数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急性炎症与坏死时,可形成迅速扩大的紫红色炎性浸润块。感染可波及皮下筋膜层及肌组织。初期周围组织亦有坏死,坏死组织溶解排出后,可形成多数蜂窝状腔洞。继之,腔洞之间皮肤、粘膜或皮下组织亦可发生坏死,致使整个痈的病变区上层组织呈紫红色;痈周围和深部的组织则呈浸润性水肿。
唇痈病员因唇部极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而致进食、言语困难。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畏寒、高热、头痛、食欲减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比数升高。唇痈较疖更易伴发颅内海绵窦静脉炎、败血症、脓毒血症以及中毒性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疾病病因:
一、病因
颜面部疖痈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的毛囊及其附什内常有细菌存在,但只有在局部诱因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才开始活跃引起炎症。局部因素主要为皮肤不洁,或修面等各种原因引起面部的损伤均可为诱因;在全身衰竭、患消耗性疾病或糖尿病的病员,也易发生疖痈。
疾病预防:
一、预防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注意面部皮肤清洁,防止细菌侵入。切忌搔抓或挤压,严禁切开引流,值得医、患者切记。
疾病鉴别:
一、鉴别
应注意与痈、颜面疔疮、有头疽等相鉴别。
痈发生体表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厘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颜面疔疮 多发于唇、鼻、眉、颧等处, 局部开始为一个脓头,肿块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或麻或痒。继之红肿高突,可发展为数个脓头,灼热疼痛。有头疽也发于肌肤之间,初起即有粟粒状脓头,易向周围扩展腐烂。
疾病检查:
一、检查
从脓头处取脓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供正确选用抗生素。疑有败血症者应反复作血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用药。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护理:
疾病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