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小儿潮红综合征

小儿潮红综合征

(小儿潮红综合症,小儿含组织胺鱼肉中毒,小儿面红综合征,小儿青花鱼中毒,小儿油筒鱼综合征,小儿竹刀鱼毒素中毒)

小儿潮红综合征简介:潮红综合征(flushing syndrome)是指人体在食用鲭鱼后,由于鲭鱼体内所含毒素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临床上以颜面、颈部、躯干等处皮肤潮红为主要特征。该病征又称为油筒鱼综合征。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盐酸米诺环素片,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复方八维甲睾酮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小儿潮红综合征症状

  1.发病特点

  症状轻重与食入鲭鱼量有关,一般在人体进食鲭鱼后30min~1h内发病,快者仅数分钟。部分轻症一般在数小时内可自行缓解消失。

  2.皮肤异常

  患者常出现有颜面、颈部、躯干上部、手臂等处皮肤潮红、灼热、结膜充血。亦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损。

  3.重症者症状

  可见有搏动性头痛、心悸、咽部烧灼感,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瞳孔扩大。

  4.消化道症状

  部分患儿可出现痉挛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二、小儿潮红综合征诊断

  1.有明显的鲭鱼进食史。

  2.结合特征性的潮红、灼热、结膜充血等表现以及相关检查。

  3.排除药物及可产生潮红的其他原因。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小儿潮红综合征发病原因

  1.潮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鲭鱼所含毒素引起的。

  2.是否发病,与鱼的质量、处理过程、烹调方式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往往有某一批市售产品和集体团伙用膳者多人同时发病的倾向。

  二、小儿潮红综合征发病机制

  鲭鱼所含毒素是一种混合性耐热物质,其中包括组织胺、Sanrine(一种类似组织胺的化学物质)以及组氨酸经细菌脱羧作用产生的一些毒物。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小儿潮红综合征预防

  本病征主要与鲭鱼体内毒素有关,预防应着重以下几点:

  1、捕捞后的合理处理,如贮存与冷藏、防止变质和污染。

  2、烹调时可加醋或咸菜、番茄汁可破坏部分组织胺。

  3、控制食量可减少发病可能性。

  4、普及相关科教知识,防治结合。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小儿潮红综合征鉴别

  1、本病征应与食物中毒、药物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皮肤潮红相鉴别。

  2、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可资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一、小儿潮红综合征实验室检查

  1.血液常规

  部分患者可见有嗜酸性或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存在。

  2.血液生化

  其中包括血液酸碱度及电解质含量检查等。

  3.肝功能检查

  部分重症患者可见有明显的肝功能损伤,如转氨酶异常。

  4.肾功能检查

  有时可见蛋白尿出现,提示肾脏可能存在损伤。

  5.大便常规

  如大便镜检和培养。

  6.毒物检测

  可疑食物、呕吐物做相应检查。

  二、小儿潮红综合征影像学检查

  1.严重患者应做心电图

  排除心律失常。

  2.如需要亦可做X线检查

  可进一步了解本病征对机体的影响。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小儿潮红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小儿潮红综合征西医治疗

  1.治疗

  本病征以抗组胺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

  1)轻症患者

  可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组织胺类药物,数分钟内即可缓解。

  2)重症病例

  应静脉输液、点滴氢化可的松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3)对症处理

  积极纠正患者酸碱失衡等病理状态,及时补液。有明显腹泻反应者,可适当口服淡盐水。

  2.预后

  1)本病征预后良好,症状轻者可于数小时内自行缓解消失。

  2)重症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及时送院治疗。

小儿潮红综合征辨证论治

  二、小儿潮红综合征中医治疗

  中医可以催吐为主,如瓜蒂散。组成: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 得快吐,乃止。

  潮红综合征属现代医学中毒处理范畴,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偏重于后期机体调理。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小儿潮红综合征一般护理

  小儿潮红综合征护理

  1.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2.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小儿潮红综合征饮食原则

  小儿潮红综合征饮食保健

  避免食用鲭鱼。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