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疾病简介:动眼(第Ⅲ)、滑车(第Ⅳ)及外展(第Ⅵ)三对颅神经都是支配眼球肌肉的运动神经,由于他们在各自离开脑干后,出颅之前经过的路程有许多共同部位,因此常常引起这三对颅神经同时受累的症状。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麻痹
- 面部 周围神经系统
- 无传染性
- 60%
- 所有人
- 眼肌瘫痪,麻痹,眶上裂综合征
- 瘫痪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眼科,五官科
-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1-3个月
- 市三甲医院约(1500-4000元)
- 眼科检查,动眼神经检查,滑车神经检查
- 常见药品
- 氯霉素眼膏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各年龄群均可发病。起病的快慢与致病原因直接相关,动脉瘤或血管性或炎症性病因者多数发病迅速,肿瘤性者起病缓慢并逐步发展。本病可分为周围型、核型和核上型三种。
(1)周围性眼球运动神经麻痹:海绵窦综合征、眶上裂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同时有这三对颅神经损害,共同特点为眼球各向运动受限或不能、瞳孔散大。同时伴有受累侧第V对第I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者为海绵窦或眶上裂综合征,伴有视力减退者为眶尖综合征,同时眼球被动运动或压迫是可有疼痛。
动眼神经完全性麻痹时,出现上睑下垂、眼球外斜、瞳孔扩大、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患眼不能向上、向下或向内运动,但仍能稍向外下运动。又因睫状肌的瘫痪引起晶状体的调节障碍,以致近视模糊。外展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骤起或缓慢出现的眼球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
(2)核型病变核型眼肌瘫痪的特点为:①动眼及滑车神经核性麻痹大多是双侧性的,但往往不对称。②多合并有邻近组织的损害,如动眼神经核的受损大多合并有内侧纵束的损害,出现眼内、外肌瘫痪和两眼的同向运动障碍;外展神经核受损时,常合并有患侧的面、三叉神经麻痹,两眼的同向运动障碍。③选择性地只损害部分眼肌的功能,产生所谓分离性眼肌瘫痪。④可出现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而调节反应仍存在。⑤常合并长束(锥体束、感觉束)损害的体征。
(3)核上型病变核上型眼肌瘫痪时,产生两眼联合运动障碍,双眼不能协同向上、向下或向一侧转动,称凝视麻痹。最常见者有两眼同向水平注视麻痹和两眼同向垂直运动麻痹两种类型。
疾病病因:
一、病因
(1)动脉瘤 脑底动脉环的动脉瘤常引起眼球运动神经麻痹。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动脉瘤可引起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的麻痹,称海绵窦综合征。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动脉瘤均可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由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几乎都伴有瞳孔扩大和固定、患侧眼痛或头痛。患侧眼睑下垂也较常见。动脉瘤可由DSA而确诊。
(2)头颅损伤 可影响眼外肌及Ⅲ、Ⅳ、Ⅵ对颅神经而引起各种形式的眼肌瘫痪。眼外肌挫伤、眼眶骨折、眶尖骨折等均可引起多个眼外肌瘫痪。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发生搏动性眼球突出及眼外肌瘫痪。床突及颞骨岩尖部位的骨折,特别易侵犯外展神经。颅内血肿引起天幕疝时,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眼内肌瘫痪有时可由眼球或睫状神经节受伤引起。
(3)感染
1.海绵窦综合征 由海绵窦血栓形成或血栓性海绵窦炎所引起,常继发于头面部疖肿或败血症,眼球突出并固定、瞳孔散大、球结膜及眼眶附近充血水肿;尚可出现视乳头水肿、视力减退甚至完全失明。如果海绵窦血栓阻塞重新沟通或侧枝循环建立,则眼球突出可显著减轻。一侧海绵窦血栓形成也可通过环窦于数日内扩散至对侧海绵窦而出现两侧症状。海绵窦内的炎症亦可扩散至附近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
2.眶上裂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 眶上裂综合征表现为Ⅲ、Ⅳ、Ⅵ、V1颅神经功能障碍,但没有局部的炎症性表现;如伴有眼眶疼痛者称Tolosa-Hunt综合征。兼有视力障碍者称眶尖综合征。可由局部慢性感染引起。
3.其他 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的本身炎症亦可引起这些神经的麻痹。中耳炎或合并慢性乳突炎向颅内发展破坏岩骨尖时,引起患侧V、Ⅵ对颅神经功能障碍,称为岩骨尖综合征或Gradenigo综合征。各种颅底脑膜炎、脑炎均可发生眼肌运动障碍。
(4)重症肌无力 是眼肌瘫痪的常见原因。眼外肌肉异常易疲劳,症状可因连续运动而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起时症状最轻,每到下午或傍晚症状加重。
(5)肿瘤 脑干肿瘤是引起Ⅲ、Ⅳ、Ⅵ颅神经核型麻痹的常见原因。蝶骨嵴脑膜瘤、鞍旁脑膜瘤等可直接压迫眼球运动神经。外展神经在颅内行程长,颅内高压时,甚易被压迫或受牵拉而产生外展神经麻痹。鼻咽癌可自颅底诸孔直接侵展入颅内而引起眼肌瘫痪。
(6)其他 脑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常可因血管阻塞、压迫或出血突然发生眼肌瘫痪。糖尿病可因糖尿病性缺血病变并发眼肌瘫痪。少数偏头痛患者于偏头痛发作中或发作后出现同侧程度不等的瞳孔扩大及眼外肌瘫痪。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为一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最后可发生全部眼外肌瘫痪。先天性眼睑下垂及眼眶内假瘤均可出现眼肌瘫痪。Wernicke脑病所出现的眼肌瘫痪是因缺乏维生素B1所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垂体功能缺失也可产生眼肌瘫痪及眼球突出。
疾病预防:
1、动脉瘤 脑底动脉环的动脉瘤常引起眼球运动神经麻痹。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动脉瘤可引起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的麻痹,称海绵窦综合征。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动脉瘤均可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由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几乎都伴有瞳孔扩大和固定、患侧眼痛或头痛。患侧眼睑下垂也较常见。动脉瘤可由DSA而确诊。
2、头颅损伤 可影响眼外肌及Ⅲ、Ⅳ、Ⅵ对颅神经而引起各种形式的眼肌瘫痪。眼外肌挫伤、眼眶骨折、眶尖骨折等均可引起多个眼外肌瘫痪。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发生搏动性眼球突出及眼外肌瘫痪。床突及颞骨岩尖部位的骨折,特别易侵犯外展神经。颅内血肿引起天幕疝时,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眼内肌瘫痪有时可由眼球或睫状神经节受伤引起。
3、感染
1)海绵窦综合征 由海绵窦血栓形成或血栓性海绵窦炎所引起,常继发于头面部疖肿或败血症,眼球突出并固定、瞳孔散大、球结膜及眼眶附近充血水肿;尚可出现视乳头水肿、视力减退甚至完全失明。如果海绵窦血栓阻塞重新沟通或侧枝循环建立,则眼球突出可显著减轻。一侧海绵窦血栓形成也可通过环窦于数日内扩散至对侧海绵窦而出现两侧症状。海绵窦内的炎症亦可扩散至附近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
2)眶上裂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 眶上裂综合征表现为Ⅲ、Ⅳ、Ⅵ、V1颅神经功能障碍,但没有局部的炎症性表现;如伴有眼眶疼痛者称Tolosa-Hunt综合征。兼有视力障碍者称眶尖综合征。可由局部慢性感染引起。
3)其他 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的本身炎症亦可引起这些神经的麻痹。中耳炎或合并慢性乳突炎向颅内发展破坏岩骨尖时,引起患侧V、Ⅵ对颅神经功能障碍,称为岩骨尖综合征或Gradenigo综合征。各种颅底脑膜炎、脑炎均可发生眼肌运动障碍。
4)重症肌无力 是眼肌瘫痪的常见原因。眼外肌肉异常易疲劳,症状可因连续运动而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起时症状最轻,每到下午或傍晚症状加重。
5)肿瘤 脑干肿瘤是引起Ⅲ、Ⅳ、Ⅵ颅神经核型麻痹的常见原因。蝶骨嵴脑膜瘤、鞍旁脑膜瘤等可直接压迫眼球运动神经。外展神经在颅内行程长,颅内高压时,甚易被压迫或受牵拉而产生外展神经麻痹。鼻咽癌可自颅底诸孔直接侵展入颅内而引起眼肌瘫痪。
6)其他脑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常可因血管阻塞、压迫或出血突然发生眼肌瘫痪。糖尿病可因糖尿病性缺血病变并发眼肌瘫痪。少数偏头痛患者于偏头痛发作中或发作后出现同侧程度不等的瞳孔扩大及眼外肌瘫痪。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为一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最后可发生全部眼外肌瘫痪。先天性眼睑下垂及眼眶内假瘤均可出现眼肌瘫痪。Wernicke脑病所出现的眼肌瘫痪是因缺乏维生素B1所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垂体功能缺失也可产生眼肌瘫痪及眼球突出
疾病鉴别:
一、鉴别
本病的诊断主要是病因类型之间的鉴别。详见症状诊断。
疾病检查:
一、检查
主要做眼科检查、颅脑CT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疾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明确病因后进行对因治疗动脉瘤者手术治疗;动脉硬化者活血化瘀;炎症者大剂量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并辅以B组维生素。
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疾病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由动脉瘤引起的损伤,可用中医疗法,扶正抗癌方(党参20g,生黄芪30g,白术lOg,生苡仁l5g,仙鹤草9g,白英3g,白花蛇舌草3g,七叶一枝花l2g,石见穿20g等)
疾病护理:
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
神经受损时发生眼球运动障碍(眼肌瘫痪)及瞳孔散缩功能异常,眼球运动神经的损害可分为周围型、核型和核上型三种。
1、周围型病变表现为眼球运动受限,斜视和复视。
动眼神经完全性麻痹时,出现上睑下垂、眼球外斜、瞳孔扩大,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患眼外斜是因内直肌瘫痪,外直肌失去拮抗作用所引起,患眼不能向上、向下或向内运动,但仍能稍向外下运动,因上斜肌尚正常之故。瞳孔扩大是因缩瞳纤维麻痹所引起。又因睫状肌的瘫痪引起晶状体的调节障碍,以致近视模糊。
2、核型病变核型眼肌瘫痪的特点为:①动眼及滑车神经核性麻痹大多是双侧性的。但往往不对称。②多合并有邻近组织的损害,如动眼神经核的受损大多合并有内侧纵束的损害,出现眼内、外肌瘫痪和两眼的同向运动障碍;外展神经核受损时,常合并有患侧的面,三叉神经麻痹,两眼的同向运动障碍。③选择性地只损害部分眼肌的功能,产生所谓分离性眼肌瘫痪。④可出现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而调节反应仍存。⑤常合并长束(锥体束、感觉束)损害的体征。
3、核上型病,核上型眼肌瘫痪时,产生两眼联合运动障碍,双眼不能协同向上、向下或向一侧转动,称凝视麻痹。最常见者有两眼同向水平注视麻痹和两眼同向垂直运动麻痹两种类型。
疾病饮食:
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疾病饮食原则
食疗方:
活血化瘀方
海带绿豆汤
取海带15克,绿豆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先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洗净的海带、绿豆、甜杏仁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汤至熟,去玫瑰花,加入红糖调味即成。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20天~30天。
山楂红糖汤
山楂10枚,冲洗干净,去核打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约20分钟,调以红糖进食。可活血化瘀。
黑豆川芎粥
川芎10克用纱布包裹,和黑豆25克、粳米50克一起水煎煮熟,加适量红糖。分次温服,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生三七粉
能活血但不破血。现代人吃得越来越油腻,虽然不一定会因此变成血瘀体质,但基本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血瘀。所以,多数人都可以吃点生三七粉以养生,能延缓衰老,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患者忌什么食物?
忌食多种酸性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醋、浓茶、咖啡、酒、辣椒、胡椒等。
患者宜多吃什么?
多食水果蔬菜、豆类食品,增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多食含纤维素丰富、含胆固醇量低以及低热量、低脂肪的饮食,多喝水或淡茶水,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防止高血脂症与动脉硬化。宜常吃红辣椒、牛奶和鱼,多吃些水产海味食物,如海带、海蜇、淡菜、紫菜、羊栖菜、海藻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