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镍皮炎

镍皮炎

镍皮炎简介:镍皮炎(nickel dermatitis)又称镍湿疹(nickel eczema),是指接触镍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皮炎、湿疹样改变。皮炎多发生于接触镍及其化合物1~2个月之后,接触部位发生红斑丘疹,伴糜烂,渗出性皮疹,慢性者呈苔藓样改变,剧烈瘙痒,常发生于接触含镍的耳环,手镯,发夹,戒指,手表,别针,金属眼镜架,牛仔裤扣子的部位,即使是佩戴金首饰,其金属钩和焊料也可能含镍,从而引起皮炎,接触含镍的钱币,门把手,水龙头也可发生。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皮肤科
  • 西医药物治疗
  • 8-12周
  • 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 皮损
  • 常见药品
  • 依地酸钙钠注射液,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镍是人们经常接触的物质,镍有较强的致敏性,因此镍引起的皮炎和湿疹很常见,特别是女性。接触镍及其化合物的工业有采矿、冶炼、合金、不锈钢、电镀、化工、金笔尖制造、石油提炼、绿色涂料、金首饰及小五金制造等。

  皮炎多发生于接触镍及其化合物1~2个月之后。接触部位发生红斑丘疹,伴糜烂、渗出性皮疹,慢性者呈苔藓样改变,剧烈瘙痒。常发生于接触含镍的耳环、手镯、发夹、戒指、手表、别针、金属眼镜架、牛仔裤扣子的部位。即使是佩戴金首饰,其金属钩和焊料也可能含镍,从而引起皮炎。接触含镍的钱币、门把手、水龙头也可发生。

    二、诊断

  一般不难诊断,根据皮损发生于接触含镍金属的部位。对镍敏感者用5%硫酸镍或10%氯化镍乙醇溶液做斑贴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镍及其化合物均能引起镍皮炎,主要通过过敏机制发生,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因汗液中的氯化钠可与镍结合形成氯化镍,而且出汗时角质层含水量增加,可促进其吸收,因此夏季多汗常使皮炎加重。

  二、发病机制

  镍及其化合物均能引起镍皮炎,主要通过过敏机制发生,汗液中的氯化钠可与镍结合形成氯化镍,出汗时角质层含水量增加,可促进其吸收,因此夏季多汗常使皮炎加重。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在接触含镍的物品之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有助于预防镍皮炎发生。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荨麻疹为主要表现,故临床上需要与常规过敏性因素导致的荨麻疹相鉴别。起病较急,皮损常突然发生,为限局性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皮损大多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自然消退,自觉剧烈瘙痒、灼热感。部位不定,可泛发全身或局限于某部。故根据临床表现以及接触史均可进行区分。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临床皮肤检查:皮炎多发生于接触镍及其化合物1~2个月之后。接触部位发生红斑丘疹,伴糜烂、渗出性皮疹,慢性者呈苔藓样改变,剧烈瘙痒。常发生于接触含镍的耳环、手镯、发夹、戒指、手表、别针、金属眼镜架、牛仔裤扣子的部位。

  病理学检查:皮损周围可见大量的渗液,期内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故本病可能和过敏性损伤有关。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镍皮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减少或避免直接接触机会,减少出汗,对多汗可给谷维素、山莨菪碱(654-2)、维生素B1等。在接触含镍的物品之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有助于预防镍皮炎发生。

  2.用依地酸钙钠(EDTA CA)治疗镍皮炎及湿疹有较好疗效,亦可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3.氨基甲酸乙酯91(polyurethane varatha-ne91)外涂3层,可起数月的保护作用,有报道认为服用低镍饮食有助于治疗顽固性手部镍皮炎。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镍皮炎一般护理

  鼓励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适当休息,加强个人防护。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发物。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镍皮炎饮食原则

  1、减少或避免直接接触机会,减少出汗,对多汗可给谷维素、山莨菪碱(654-2)、维生素B1等。在接触含镍的物品之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有助于预防镍皮炎发生。

  2、宜食入富含维生素A、B2、B6、E的食物,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有动物肝、胡萝卜、南瓜、土豆、卷心菜、芝麻油、菜子油等。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