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尼曼-皮克病简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由神经鞘磷脂酶缺乏所引起的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临床以肝、脾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特点。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小儿类脂组织细胞增多症,小儿尼曼-皮克二氏病,小儿尼-皮二氏病,小儿鞘磷脂沉积病,小儿神经鞘磷脂沉积病
- 肝 脾 全身
- 无传染性
- 65%-75%
- 婴幼儿
- 抑郁,暴怒,记忆力障碍
- 痴呆,抑郁症,尿路感染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血液科,内科,神经内科
-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 1-3个月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600-2000元)
- 骨髓显像,眼底检查,脑电图
- 常见药品
- 宁心益智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A)肝脾肿大。
B)有或无神经系统损害或眼底樱桃红斑。
C)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有空泡。
D)骨髓可找到泡沫细胞。
E)X线肺部呈粟粒样或网状浸润。
F)有条件可作神经鞘磷脂酶活性测定,尿神经鞘磷脂排泄量及肝、脾或淋巴结活检证实。
因鞘磷脂(sphingomyelin)及胆固醇沉积于身体各器官的遗传性代谢病,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亦有在新生儿期发病的。具有肝、脾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涂片中大的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有的可有耳聋、抽风、肌强直和肌张力减退。骨髓中查见尼曼—匹克细胞可确诊。根据发病年龄和有无神经症状临床可将本病分为五种类型如下:
1.A型(急性神经型或婴儿型): 在出生6个月内出现易激惹进行性肝脾、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呕吐,伴黄疸、贫血运动和智能发育减退。继之很快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早期神经系表现为肌张力低及肌无力,反映在喂养困难、淋巴结病及肺浸润。皮肤呈黄棕色、惊厥。半数患儿眼底黄斑区有樱桃红斑。常有生长发育迟缓、呼吸道合并症。多于2~3岁死于脾功能亢进、肝功衰竭及反复感染。酸性鞘磷脂酶活性低于正常值的5%。少数病例于起病后相对稳定可活至10岁左右。
2.B型(非神经型或内脏型):最常见。病情较A型轻,在儿童早期有肝脾大,腹部膨隆,不伴神经系统体征和智能障碍。重症患者肝受累可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腹水。脾大可发展为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应做部分或全脾切除术。轻症患者的脾大可到成人才被发现。在患者的X光胸片可见到弥漫性网状后结节状浸润,重症患者可导致慢性肺疾病,肺心病。多数患者无神经系受累,智力正常,也有个别报道有智力低下,寿命可活至成人。酸性鞘磷脂酶活性为正常值的5%~10%。
3.C型(幼年型或慢性神经型):临床表现多样化。多见儿童,少数幼儿或少年发病。生后发育多正常,少数有早期黄疸。常首发肝脾肿大,多数在5~7岁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亦可更早或迟到青年期)。典型的表现为在儿童期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大,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及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退化(进行性共济失调,张力障碍及痴呆)。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为神经系脑干受累的标志,是有特征的体征。患儿常于1~6岁出现症状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在上幼儿园及小学时表现行为异常,常被认为笨,逐渐痴呆。构音障碍,语言困难,流口水。张力障碍首先表现在走路或跑步时手足的姿势异常,易摔跤,逐渐变为全身性,常伴有惊厥。青春期可发生精神障碍。眼底可见樱桃红斑或核上性垂直性眼肌瘫痪。可活至5~20岁,个别可活到30岁。SM累积量为正常的8倍,酶活性最高为正常的50%,亦可接近正常或正常。
4.D型(Nova-scotia型):发病缓慢,有明显黄疸、肝脾肿大和神经症状,多于学龄期死亡,酶活性减低。儿童后期出现神经系统表现行为异常智力减退、癫痫发作和共济失调等最终常因继发感染于儿童后期死亡。
5.其他变异型:包括成人型(成人发病,智力正常,无神经症状,不同程度肝脾肿大。可长期生存。SM累积量为正常4~6倍,酶活性正常);致死性新生儿肝病(肝功能衰竭。婴儿早期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伴有或无肝受累。成人伴有精神病或进行性痴呆)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为先天性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属于白质和灰质同时受累的类脂质沉积病,其特点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由于神经鞘磷脂缺乏致神经鞘磷脂代谢障碍,使脂与辅酶的作用失调,引起类脂质在体内过多沉积,在网状内皮系统中,出现肝、脾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和骨髓功能低下。
二、发病机制
本病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犹太人患病较多。约1/3病例有明显家族史。神经鞘磷脂是由N-酰基硝氨醇与1个分子的磷酸胆碱在C1部位连接而成,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其结构已清楚。神经鞘磷脂酶来源于各种细胞膜和红细胞基质等,在细胞代谢衰老过程中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经神经鞘磷脂酶将其水解成N-酰基鞘氨醇和磷酸胆碱,正常肝脏中此酶活力最高,脾、肾、脑和小肠降低至50%以下。本症分成5型,儿童期以A、B、C三型为主。
A型及B型系缺乏鞘磷脂酶所致,由于ASM基因突变造成ASM活性减低,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贮积了鞘磷脂及其他脂质。ASM基固定位于11p15.1~p15.4,已发现了12种突变型。鞘磷脂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的溶酶体中,线粒体及微粒体中也有发现,尤以肝细胞中为多。鞘磷脂存在于所有细胞之细胞膜和亚细胞的浆膜,包括红细胞的基质。该酶缺乏时,此类脂不能被水解,致使在细胞内大量积聚,也常同时伴有胆固醇及双磷酸盐的沉积。胆固醇增加的原理不清胆固醇与鞘磷脂的代谢似乎存在密切关系,也可有少量其他神经鞘类脂的增加。C型的基因突变在18号染色体上,为细胞转运外源胆固醇的缺陷及溶酶体中贮积了未脂化的胆固醇,此型的分子缺陷还不清楚。在患者肝、脾组织中贮积物除未脂化的胆固醇外还有鞘磷脂、磷脂及糖脂,而脑组织中贮积物只有糖脂。白细胞中ASM活性正常,仅在经培养的细胞中,可有部分鞘磷脂酶缺乏,说明为继发于溶酶体中胆固醇的贮积。许多组织中可见到泡沫样细胞及海蓝组织细胞。这些细胞并不是C型的特异细胞,在一些无脏器肿大的病例中可没有。在皮肤及结膜活检可见到特异的包涵体。D型与C型一样,患者细胞中主要沉积物为胆固醇,鞘磷脂较少,细胞中鞘磷脂酶也降低其水平在A、B型与正常人之间。在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发现外源性胆固醇的酯化(esteriification)存在明显的障碍且基于此可能的发病机制已建立了纯合子、携带者及产前诊断方法,因此认为此为本型的发病原因。
疾病预防:
一、预防
目前医学手段尚无对此病有有效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加强营养。控制饮食的摄入。 2.药物治疗:A)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E或丁羟基二苯乙烯,可阻止神经鞘磷脂M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和聚合作用,减少脂褐素和自由基形成。B)C型患儿可试用二甲基亚砜。C)基因重组酶替代治疗A、B型患儿正在研究中。 3.脾切除:适于非神经型、有脾功能亢进者。但需考虑脾切除后对患者的影响。 4.胚胎肝移植 已有成功的报道。
二、预后
本病征预后不良,多于2岁内死亡,A型或C型于发病后4年内死亡,B型与成人非神经型皆无神经系统症状,智能正常,可活至成年。C型及新斯科夏型大多死于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或继发呼吸道感染。
疾病鉴别:
一、鉴别
1.戈谢病婴儿型:以肝大为主,肌张力亢进,痉挛,无眼底樱桃红斑,淋巴细胞胞浆无空泡,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骨髓中找到戈谢细胞。测定酶活性以供鉴别。 2.GM神经节苷酶脂病Ⅰ型:出生即有容貌特征,前额高、鼻梁低、皮肤粗,50%病例有眼底樱桃红斑和淋巴细胞胞浆有空泡。X线可见多发性骨发育不全,特别是椎骨。可用酶活性鉴别此疾病。 3.Hurler病(黏多糖Ⅰ型):本病系a-L-艾杜糖醛苷酸酶缺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肝脾大,智力差,淋巴细胞胞浆有空泡,骨髓有泡沫细胞等似NPD。心脏缺损,多发性骨发育不全,无肺浸润。尿黏多糖排出增多,中性粒细胞有特殊颗粒。6月后外形,骨骼变化明显,视力减退,角膜混浊。在鉴别上可用PAS染色测定。皮肤用Giemsa或甲苯胺蓝染色,在成纤维细胞内见有异染颗粒,用阿新蓝或胶体铁染色也能使颗粒着色。偶尔在表皮细胞、外泌汗腺以及毛囊外毛根鞘内也有异染颗粒。 表皮和真皮上部都有殇性的空泡细胞,PAS染色阳性,在偏光镜下呈双折性。软骨、骨膜、肌腱、筋膜、心瓣膜、脑膜、脑、肝和角膜内都可以有粘多糖沉积。 4.Wolman病:无眼底樱桃红斑,X线腹部平片可见双肾上腺肿大,外形不变,有弥漫性点状钙化阴影。淋巴细胞胞浆有空泡。
疾病检查:
一、检查
1.血液检查:A)血象:血红蛋白正常或具有轻度贫血;脾亢明显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数正常,晚期有脾亢和骨髓明显侵犯时可减少。白细胞缺乏神经磷脂酶活性。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常显示特征性空泡,约8~10个,具有诊断价值。电镜下这些空泡系充满类脂的溶酶体。B)血生化检查:见胆固醇、总脂可升高,SGPT轻度升高。
2.骨髓象:可观察到泡沫细胞,即尼曼-匹克细胞。该细胞直径20~100μm;核较小,圆形或卵圆形,一般为单个,也可有双核;胞浆丰富,充满圆滴状透明小泡,类似桑葚状或泡沫状。电镜下显示小泡周围有部分膜层结构环绕。用位相显微镜对未染色标本作检查,可显示细胞胞浆内呈小泡状,与戈谢细胞不同。在偏光下观察,小泡呈双折射性;在紫外线下荧光呈绿黄色。生化特点PAS反应弱阳性,胞浆内的小泡壁呈阳性,小泡中心阴性;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苏丹黑均呈阴性反应。
3.眼底检查:可见樱桃红斑。
4.尿液检查 排泄神经鞘磷脂量明显增加。
5.肝、脾和淋巴结活检:均有成堆、成片或弥漫性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浸润。
6.鞘磷脂酶活性测定:白细胞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鞘磷脂酶活性,各型酶的活性不同,对诊断最为可靠。
7.X线检查:无特征性X线表现,在长期存活病例,由于充脂性组织细胞在骨骼内大量增殖可表现骨质疏松、髓腔增宽、骨皮质变薄,甚至长骨可出现局灶性破坏区,但无骨骼膨大畸形改变。
8.肺部检查:婴儿期以后肺泡受充脂性组织细胞浸润,肺部可见类似组织细胞增生的表现,肺部呈粟粒样或网状浸润。总之无特异性,仅提供辅助诊断的依据。
9.B超检查:可见肝、脾、淋巴结肿大。
10.脑电图:有异常脑波。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小儿尼曼-皮克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常无效。对有攻击行为、易激惹和好斗等行为障碍者,可谨慎地使用小量苯二氮卓类、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精神安定剂和普萘洛尔(心得安)等。有条件者可住院治疗,或由经培训的照料者给予适当的生活、行为指导及对症处理。
疾病护理:
小儿尼曼-皮克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
避免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疾病的最有效预防措施。若已有一胎出现该疾病,即第二胎有50%的机会得此病。需做好遗传性疾病的咨询工作。测定皮肤成纤维细胞酶活性可以检出A和B型的半合子,培养羊水细胞酶活性检测可供做A、B型的产前诊断。
疾病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