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婴幼儿外阴炎

婴幼儿外阴炎

婴幼儿外阴炎简介:婴幼儿外阴炎(infantile vulvitis)是女性婴幼儿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生理特点与成人在病因、表现、后果、治疗方面均有所不同。在诊断时需鉴别诊断滴虫或霉菌性外阴炎、蛲虫性外阴炎和幼女急性淋病。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复方硫酸氢黄连素软膏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1、外阴疼痛、痒感、分泌物增多。

  外阴、阴蒂、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并有脓性分泌物,内裤上常有脓性干痂或稀水样的痕迹。

  外阴发红、水肿,甚至皮肤剥脱,局部有抓痕、出血等现象。

  出现尿痛、尿频、烧灼感。

  急性期后小阴唇粘连,较薄、透亮,留一小孔尿液从此处排出,尿道口及阴道口均被遮盖,尿流变细。

  2、因局部痛苦而啼哭不安。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病因

  多数由致病菌感染引起,主要为化脓菌,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等。

  少数外阴炎为阴道异物所引起。

  二、发病机理

  1、抵抗能力差

  (1)阴道环境改变:新生儿出生15天后,体内缺乏雌激素,阴道杆菌、阴道上皮维持低激素水平,外阴皮下脂肪少,局部营养状态差,抵抗力弱。

  (2)大阴唇末发育成熟,阴蒂、阴道前庭、尿道口均暴露于外,常易受损伤,容易被细菌侵入。

  2、外阴卫生不良:

  (1)不及时更换尿布,因大小便刺激引起皮肤感染。

  (2)穿开档裤时不注意卫生。

  3、阴道异物存在。

  外阴用肥皂水等清洁剂擦洗过度。

  内裤太紧或穿尼龙、人造纤维内裤。

  大便揩擦肛门不当,使大便污染外阴;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1、霉菌或滴虫性外阴炎:

  婴幼儿较少见:阴道PH呈碱性,缺乏糖原,不适合霉菌及滴虫的繁殖与生长。

  通过分泌物的涂片及培养进行鉴别。

  霉菌性外阴炎:镜下可见霉菌的菌丝分枝和芽胞。

  滴虫性外阴炎:镜下可找到活动的滴虫。

  2、幼女急性淋病:

  特点:

  局部疼痛、排尿困难,分泌物增多。

  前庭、尿道口、外阴部、肛周出现红肿破溃。

  分泌物涂片:

  可见典型肾形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3、蛲虫性外阴炎:

  特点:外阴及肛门处奇痒,分泌物量多,呈稀薄的黄脓性。

  粪便虫卵检查及肛门周围或外阴检查:可见蛲虫。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一、鉴别

  1、霉菌或滴虫性外阴炎:

  婴幼儿较少见:阴道PH呈碱性,缺乏糖原,不适合霉菌及滴虫的繁殖与生长。

  通过分泌物的涂片及培养进行鉴别。

  霉菌性外阴炎:镜下可见霉菌的菌丝分枝和芽胞。

  滴虫性外阴炎:镜下可找到活动的滴虫。

  2、幼女急性淋病:

  特点:

  局部疼痛、排尿困难,分泌物增多。

  前庭、尿道口、外阴部、肛周出现红肿破溃。

  分泌物涂片:

  可见典型肾形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3、蛲虫性外阴炎:

  特点:外阴及肛门处奇痒,分泌物量多,呈稀薄的黄脓性。

  粪便虫卵检查及肛门周围或外阴检查:可见蛲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新生儿体格检查

新生儿体格检查是新生儿必需经过的重要检查,对全面了解婴儿的身体状况、发育、生理和病理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对婴儿以后的生长发育具有指导性意义。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通过体格和神经肌肉检查更准确地判断胎龄。

2.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又称为白带。涂片检查可以观察阴道清洁度,阴道微生物,来判断女性是否白带异常,是一项有关女性生理卫生的身体检查。适用于已婚妇女。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外阴疼痛、痒感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婴幼儿外阴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抗菌治疗

  (1)用细软的消毒导尿管轻插入患儿阴道,用浓度适当的杀菌药液冲净阴道内的炎症分泌物,每天一次。

  (2)局部以1:5000高锰酸钾坐浴,每次15分钟,早晚各一次

  (3)外阴涂紫草油、黄连素软膏、抗菌素可的松软膏等。顽固病倒,可加乙菧酚局部涂抹。

  (4)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5)并发尿道炎和膀胱炎:经尿道口直接向尿道和膀胱内注入无腐蚀性的杀菌药,每5天一次

  (6)合并淋病、梅毒:等性病时,应进行系统的治疗。

  注意事项: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症状消失,尿液化验及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均正常后,还应继续口服一周抗菌素,以巩固疗效。

  2、消除粘连

  消毒后用手指向下向外分离。

  粘连较牢固者:

  用弯蚊式血管钳从小孔处伸入,之后垂直向后,将透亮区分开。

  分开后涂紫草油或消毒凡干林软膏。

  之后每日以高锰酸钾液坐浴1~2次,再涂紫草油,直至上皮正常时为止。

婴幼儿外阴炎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1、泻黄散加味。霍香、茯苓皮、炒黄柏、炒黄芩各6g,生石膏10g,山药、防风、焦山栀各4.5g,甘草3g。

  2、苦参、黄柏各10g,荆芥、防风各sg。每日1剂,水煎服。

  3、地丁10g,苦参、黄柏、地肤子、白鲜皮各sg。每日1剂,水煎服。

  四、其它疗法

  1、外搽法

  (1)青黛、黄连、芒硝各15g,冰片 1.5g,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次,涂搽外阴患部。

  (2)黄柏、黄连各15g,冰片0.5g。共研细末,制成膏剂,高压消毒后外用,每日1次,外搽适量。

  (3)妇炎平胶囊:每次药粉适量外涂,每日1~2次。

  (4)紫草油:用于细菌感染所致的婴幼儿外阴炎。每1~2日涂药二次,适量摊子纱布上贴敷患处。

  2、熏洗法

  (1)黄柏20g,苦参、白鲜皮、蛇百草各15g,金银花、土茯苓各10g。煎场外洗,每日1次。

  (2)虎杖30g,土槿皮、苦参各20g。每日1 次,煎汤外洗。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婴幼儿外阴炎一般护理

  一、护理

  家属中或幼儿园中有患生殖系统感染者,应注意应用器皿的隔离,婴幼儿患急性传染病时,应注意外阴卫生。内裤应用棉织品,较宽松为宜。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婴幼儿外阴炎饮食原则

  饮食禁忌:

  1、宜多吃的食物:

  (1)含蛋白质和糖类丰富的食物。例如:牛奶、豆浆、蛋类、肉类等。

  (2)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猕猴桃、苹果、梨、青菜、香蕉、草莓、油菜、白菜、香菇、紫菜、海带等。

  2.禁忌食物

  (1)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洋葱、胡椒、花椒、辣椒、芥菜、茴香等。

  (2)油炸、油腻的食物:如奶油、油条、黄油、巧克力等。

  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

  (3)发物:如鱼类、猪头肉、虾、蟹、鹅肉、鸡翅、鸡头、鸡爪等。

  会加重阴部的瘙痒和炎症。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