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性肋软骨炎简介:无菌性肋软骨炎是一种非特异性、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性病变,临床上较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肋软骨局限性疼痛。如果疼痛区肿胀,则被称为Tietze病。1921年Tietze首先报道此病,故称为Tietze病。无菌性肋软骨炎多见于青年人,女性多发。发病前多有呼吸道感染史,病变多侵袭单根肋软骨,受累的肋软骨肿大隆起,局部压痛明显,但无细菌感染时的表皮红热征。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肋软骨增生症,营养障碍性肋软骨萎缩症
- 肋骨 胸部
- 无传染性
- 治愈率92%
- 所有人群
- 胸闷憋气,胸闷,第2肋软骨痛
- 吸入性肺炎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心胸外科,骨科
- 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 治疗周期14天
- 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 肋锁挤压试验,白细胞分类计数
- 常见药品
- 鲑降钙素注射液,鲑降钙素注射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无菌性肋软骨炎多见于青年人,女性多发。发病前多有呼吸道感染史,病变多侵袭单根肋软骨,受累的肋软骨肿大隆起,局部压痛明显,但无细菌感染时的表皮红热征。偶见多根及双侧受累,发生部位多在胸骨旁的2~4肋软骨,以第2肋软骨最常见。诉局部疼痛,活动加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3~4周后可自行消失。但常反复发作,迁延数月甚至几年。轻者仅感轻度胸闷不影响正常工作,严重时肩臂俱动,甚或牵及半身。
二、诊断
青年女性,近期有呼吸道感染史,胸骨旁的2~4肋软骨肿大隆起,局部压痛,X线检查无异常改变,诊断不难。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明,1921年Tietze首先报道此病,故也称为Tietze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2.可能与胸肋关节韧带慢性劳损有关。
3.可能与内分泌异常引起肋软骨营养障碍有关,因此也称本病为营养障碍性肋软骨萎缩症。
4.肋软骨的组织学检查正常,只是发育较粗大,有人也称作肋软骨增生症。
二、发病机制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疾病预防:
1.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天气转凉时,避免感冒。
2.平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寒。身体出汗时不要立即脱衣,以免受风着凉。
3.平时多吃一些带有营养的食物,这样也可以增强病人抵抗力。
疾病鉴别:
因局部有肿胀、凸起及疼痛,应与肋软骨肿瘤、胸壁结核、骨折后骨痂形成等鉴别。
疾病检查:
X线检查无异常改变,但可用于排除肋软骨恶性肿瘤及其他病变。X 线诊断技术在医学运用很广,常见的如X光透视、摄片、造影、介入治疗、断层摄片、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等等,几乎所有脏器病变都有可以运用到X线诊断技术。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无菌性肋软骨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应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无效时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但全身应慎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其他治疗包括理疗、热敷、放射治疗,抗生素、理疗、针灸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中医传统疗法如“复元活血汤”对缓解疼痛有效,但对肿大增粗的肋软骨无效。少数非手术治疗无效的伴有肋软骨肿大明显而症状较多者、恶性病变不能排除者,应切除病变的肋软骨来达到治愈。
术中注意事项:由于肿大增粗的肋软骨与胸骨紧贴,切除壁变肋软骨时须避开胸廓内动静脉。只将肿大增粗的肋软骨切除,须保留骨膜及胸壁其他组织。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疾病护理:
无菌性肋软骨炎一般护理
1.衣着要松软、干燥、避免潮湿。
2.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
3.劳动时,注意提高防护意识,搬抬重物姿势要正确,不要用力过猛,提防胸肋软骨、韧带的损伤。
疾病饮食:
无菌性肋软骨炎饮食原则
营养不良是此病的最大缺点,所以饮食一定要是有营养,每天让病人摄入体内一定的营养,这样才可以增加抵抗力。